第44部分(第2/4 页)
祖家的人又是谢了一回。
一家人聚在一起聊得很是开心,直到大下午乔明瑾才带着几个弟妹回转。
次日,明珩和明珏又进城送柴火之后。辰末。乔明瑾在山上砍柴时,那周府的下人就拉着马车来运肥泥了。
幸好,家里还有一些备货的。
当初因为要运刘员外家,家里为了避人耳目,都是早晚趁着村里没人的时候进山铲了装袋。运回来的。摞了半个后院。
幸好家里平日也没什么人来,来的人也不会进后院去。倒是还没人知道她家那肥泥是起了卖钱的。
周府是由一个庄头模样的人带了两个小厮来的。
因着是周府周六爷的吩咐,那庄头和小厮对乔明瑾还算是客气。装了满满一马车后,又数了四百文给乔明瑾,便客客气气地走了。
乔明瑾以为她家住在村子的外围,会没人知道这事。但是周府马车进村子的时候却有村里人看见了。
后来几天。周府又派人来运了几趟。
村里人便知道那山上的肥泥能卖钱了。
这下子,就算是家里地里都铺了厚厚一层肥泥的村民也都带着铲子和麻袋上山装肥泥去了。
山里到处都被挖得坑坑洼洼的。
乔明瑾起初还担心秀姐会有什么想法,没想到秀姐倒是一副义愤填膺的样子。找她吧吧了大半天。
“都瞧不懂了,人家母女都快吃不上饭了,好不容易揽了一个活,就都来抢!家里没牛车的也起那么多在家里堆着,留着过年呐?”
乔明瑾看到秀姐并没有怪她不把这事说给她听。心里多少松了松。
村里人起了肥泥之后,都急轰轰地找牛车。借牛车,或是两家拼一家,拉着装满肥泥的牛车往集里去,往城里进。
只是到秀姐再一次上门来找她说话的时候,那一副兴灾乐祸的样子,乔明瑾才知道这些肥泥都没有卖出去。
且不说有没有人相信这些肥泥的效果能不能让粮食增产,且说这样易得的东西,哪家庄户人家找不到的?
那大户人家就算相信这肥泥能增产,那庄里的事,又有哪个富贵人愿意操心这些事的?
若是有那闲心操心这些事,还要庄头干嘛?
所以下河村的村民倒是帮着在集里和城里做了一回宣传。
估计,有没有效果且不说,庄户人家得了这样的消息,回家找些肥泥来试一试是肯定的了。
村里又平静了下来。
山上也再没见到那么多坑了。
第九十二章 管家
乔明瑾的话音刚落,那名中年模样的男子,便朝她闲闲施了一礼,道:“我是谢府二管家谢忠,今儿得了我们老太爷的吩咐,特来请见乔娘子。”
乔明瑾一愣。
谢府老太爷?
她也就是在卖算盘的时候,得了谢府老太爷的一千二百两订单,也是这次卖算盘得的最大一笔银子。当时她还不服输跟谢府的年轻帐房比了一场,得了谢老太爷的一百两的彩头。
之后便再没联系了。
就是后来去府上送算盘,也没见到那位谢老太爷。她可没说过她住在松山集的下河村,这是如何找过来的?
“你们是如何知道我住在这里的?”
那谢忠略有些得意地说道:“我家老太爷想找一个人那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乔明瑾听了眉头皱了皱。
“你们找我可是有什么事?”
“乔娘子,咱非得在这大门口叙话吗?”
乔明瑾看了他一眼,只好敞了门扉请了他们三个人进去。
她一个女人在家,也不好请人进堂屋,索性就敞开大门,请人在院中坐下。
也没有正儿八经的椅子,连矮凳都没几个,平常明珩和明琦、琬儿坐着吃饭的都是木头墩子。
进了院,她自己便择了一个木头墩子先坐下了。
那三人各自对视了一眼,相互撇了撇嘴,这是怎么待客的?
有心不坐,但也不能总站着。这又不是谢府,又不是在谢府的各位老爷太太面前,一个乡下女人而已,为何不坐?
也各自择了一个木墩子坐了。
明琦也不知他们是何人,带了琬儿用粗瓷大碗给三人分别盛了三碗温开水。
三人往碗里瞧了一眼。嘴角齐齐抽了抽。
那两个小厮哪怕只是车夫、是府里跑腿的,但粗茶总有的呐。这,这算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