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部分(第3/4 页)
澳租借外外海,卢沟桥附近,支那炮兵兵接连炮击前往接收胶澳租借地大日本帝国海军第二舰队,第二舰队随即还击,双方炮击直到7日深夜仍然炮击为断,目前两军正在展开激烈炮战。”
在这之后,广播、报纸不断传来现地的详细报道。根据这些报道一般人得出的结论是,无端攻击帝国舰队队的支那军队,已在帝国海军的“英勇”的打击之下,表示投降并被解除武装。
为迎合日本万民的心理,在“日本优等民族,支那劣等民族”的思想下,报纸对战争的吹嘘报道往往快得令人惊奇。在日本军界政界很多人尚不知情的情况下,报纸却早已有鼻子有限地设计好了战争结局。
日一整天,正是整个东京的下下都处在一种乱纷纷的议论中时,在首相府内,却是一片愁容。
青岛守军真的没有妥协,当第二舰队用舰炮施加“威慑”之后,甚未等炮弹落在青岛,支那炮手就立即给予反击,在接下来的近六个小时的炮战之中,尽管那是一群“新手”,但是支那炮手却依然可以用“打得又快又狠”来形容,他们击伤了一艘轻巡洋舰,击中了周防号战舰。
与整个第二舰队进行了持续了六个小时的炮战,可以说已经再清楚不过的表明了支那守军的态度,他们绝不会妥协!
“打下青岛!”
面色铁青的海军大臣面色冷峻的说道。
“必须要打下青岛,否则支那再也不会尊重日本!”
“五天内,陆军就可以到达山东,并在预备位置登陆!”
在听到海军的炮击遭受还击之事后,身为陆军大臣的并没有一丝庆灾乐祸的意思,甚至他得知这个消息之后,立即就和参谋长等人进行了勾通,而结果是一致的——拿下青岛!
“林格公使昨日向我们表达了英国忧虑!”
加藤高明外相这时转述着英国的态度,其实对于英国的态度,在座的每一个人都再清楚不过,在内阁会议,他们一次又一次分析着英国人对日本、对中国的态度,而最后得出的结论,却使得他们越发有持无恐起来。
“英国并不需要担心,他们现在更担心我们,他们更害怕我们会倒向德国,现在对于我们来说,就是必须要拿下胶澳,只有如此,才能利用这一良机奠定帝国百年基业!”
大隈重信没有太多的犹豫,他太清楚中国对日本的重要性了,日本必须要得到这个市场,必须要获得这个原料产地,必须要利用欧洲列强视线西移之机,尽可能扩大在中国的影响,甚至在中国建立一个傀儡政权,只有如此,日本才能真正赢利将来。
终于,在月2日,两个或实质又或是名义的“协约国”,开战了。
“我的朋,现在只有英国究竟是什么态度!”
在居仁堂内,看似一脸病态的袁世凯望着朱尔典,满面尽是忧心忡忡之色。胶澳倒底还是打响了,那李致远是不妥协,可自己却不能不为整个国家考虑。
“大总统,在英国看来,日本企图利用欧战巩固与扩大自己殖民地地盘,而无意分担对德战争的义务!”
首先,朱尔典如实的说出自己以及英国对日本的估计。
“但,大总统,现在中日局势的演变,却超乎英国的想象,日本断然进攻一个盟国的举动,是不符合英国利益的,但……”
一抬头,朱尔典不无歉意的说道。
“但现在英国的重心在欧洲,不过,英国会用尽一切可能,获得日本就中国作出某种承诺!”
“某种承诺?”
袁世凯的眉头一跳,他隐约猜出了是什么样的承诺,肯定是牺牲中国的利益。
“大总统,伦敦方面希望知道,贵大总统是否能命令胶澳驻军撤离!”
朱尔典的一句话,只使得袁世凯心底升出一阵莫名的悲愤,正像他猜测的那样,现在轮到牺牲中国利益的时候了。
摇着头,袁世凯略带遗憾的说道。
“地方不靖,若本大总统有约束地方之能,又岂会引此外交危机!”
不是不能,而是不会!
袁世凯知道,朱尔典也知道。
“那是否能……”
“中国不能将胶澳割于日本!……”
袁世凯沉默片刻,抬起头看着朱尔典。
“在这一事件中,英国唯一能做的就是通过外交努力,使得日本做出承诺,承诺不将事态扩大至超过胶澳,以及山东的范围!”
当莫理循进入居仁堂的时候,他注意到“病重”的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