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部分(第3/4 页)
茶去。
能当上袁世凯的机要局长,现在又当了经略公署的秘书长,张一麟自然有他的过人之处,他本就是极为精明的人,同徐树铮的瞬间接触,立刻猜度到“此次光临,居心不良”。在面对徐树铮时,尽管暗生警惕,但心里却是坦然,瘦削的脸膛上,陪着微笑,语言也特别流利。
“又公,经略使正和几位美国工程师谈着工厂之事,马上就过来!经略使让我转达他的欠意,还望又公见谅,您是知道的,那些个洋人啊”
“不忙,洋人难招呼,更何况是有学问的洋人,这连云港能有今日,一来与是经略使过人之才,二来就是经略使过人之量,全中国都知道,经略使是擅收洋人为已用,能为已用,得先收其心,自然是正事要紧”
徐树铮摇头应道,虽看似话说的很在礼,可那不咸不淡、不冷不热的话,还是能让人感觉到语非心想的意思来。
“匆匆来访,已属不恭。怎敢过于打扰经略使,说来与兄京中一别年余,现在能与兄叙叙旧,不是更好么!”
“正是,正是,能再与又公畅淡诗词,倒也是人生快事啊”
小心应对着,张一麟却不敢表现出一丝逾越,更不会生出一丝自得之感,虽说同徐树铮接触不多,但他多少也知道,眼前的这位有着“合肥魂”之称的徐次长,是那种“量小君子”,客气着总不会有什么差错。
“绂公过奖了”
果然张一麟的刻意恭维倒是让徐树铮唇角闪过一些笑意,对方的刻意徐树铮不是没听出来,不过他人就喜欢这一口。
之所以李子诚没有马上出来见徐树铮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他来的太过匆忙,自己还没打定好主意,所以才让张一麟先去见上一见,探探他的口风。
至于张一麟说李子诚正在会见美国工程师,却也是事实。
随着一战爆发日子的越来越近,现在连云港虽说经过两年建设,去年8月时,那些个半拉子工厂现在大都已经投产,可今年这只盖了厂房,机器未安装、未调试的厂房却更多了,尤其是那几座涉及制造大型工业装备的工厂,更是任务的重中之重,而在这些工厂中,最为重要恐怕还是要数重型机械厂从美国伯利恒钢铁公司引进的公称压力1。5万吨自由锻水压机和3台100吨碱性平炉,那是因为缺乏炼钢能力,便连炉子一起买进,单是这几套设备总值便超过400万美元,可以说是亚洲规模最大的单项工业项目。
而自由锻水压机又是各国机械制造业,尤其是重型机械制造业的核心,很多大型设备都离不开大吨位自由锻水压机,现在连云港拥有有10MN、12MN、20MN、35MN自由锻水压机各1台、60MN自由锻水压2台,20吨蒸汽锤12台,自制5…15吨蒸汽锤17台,而且准备自行生产大型自由锻水压机,而这部万吨水压机则将是中国重型机械设备生产的“母机”,许多大型工业设备根本就离不开万吨水压机。
重型机械公司无大型锻造水压机将不能生产大型机器设备,大锻件不能仅依靠进口,更何况在未来几年,随着战争的进程,各国会先后限制钢材、机械的出口,一但各国限制钢铁机件出口,连云就不可能再进口到重型机械设备需要的大型锻件,所以,公司才会不惜重金购买这万吨水压机,以让其发挥“重工业之母”的效用。
而万吨水压机投入使用后,一直以来限制着**公司重型机械设备生产的瓶颈,就将得已解决,界时每年可生产6万吨大锻件,这些大锻件又可生产数十万吨重型机械设备,这意味着中国将从此迈进重型机械设备制造大国,而那一台台只存在于图纸之中的重型、超重型机械设备将会出现在在中国的工厂厂房之中。
尽管这只是一个长远规划,但很多事情必须要提前作好准备,一直以来,对连云港的建设,李子诚都是遵守着“搭架子、抓核心”的方式,先建起骨架,等将来再利用战争暴利充实血肉,这样才能用最短的时间、最少的金钱办最多的事情。
但是,仅仅只有机械设备还不行,甚至即便是有图纸和技术数据也不行,在生产的那一环节,还需要工人、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只有机械设备并不一定能生产出大型自由锻件,还需要掌握大型自由锻件的生产工艺和管理,这就离开不开技术人员,中国没有,所以只能在外国人身上动脑子。
“菲洛克先生,留在中国吧”
身体微微前倾,在亲自为眼前的伯利恒钢铁公司的锻造工程师倒一杯茶时,李子诚出声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眼前的安利?菲洛克是伯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