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部分(第3/4 页)
重的话,听着都是好意,仔细一听,却能体会里面有对王嬷嬷做法的不赞同。
孟言茉看着袅袅的香炉,人总是这样往高处走的,山重在昨日还是一个全心为自己淳朴的小丫鬟,今日因为自己的信任,就使得她的心性改变了些。
王嬷嬷紫灵等人亦是,这内宅中统御自己的心腹丫鬟,也跟那帝王之道,有着类似之处。
讲究制衡。“王嬷嬷是看着我长大的,就是我也对她有三分客气。下次这样的事,你不要出头。这是五两银子,你去镇上买上好的药油擦擦胳膊”。
孟言茉取出一个小荷包交到山重的手里。
“小姐你这是要折煞奴婢啊,奴婢心里不敢存任何怨尤,奴婢皮糙肉厚,根本就不会受伤的,小姐千万把这银子收起来,
不然奴婢如何还有脸再在小姐身边伺候”。
山重跪在地上,眼睛通红,她刚才也只是试探着说的,她知道王嬷嬷的身份在下人中间,那就是府里老太太的地位。
可是昨日王嬷嬷做的的确是不对,小姐既然都放孟管事在院外守着,那就是说明小姐真的需要独处,可是王嬷嬷还在外面闹,在山重看来,这王嬷嬷已经失去了她原来的本心。
她这才跟小姐说起,想让小姐对王嬷嬷多想一想。
山重从小姐乌黑的瞳仁里,似乎看到自己所有的想法都映照在里面,她有些羞愧。
“拿着吧,你担心的我都了解。只是我身边的人不能出现内讧,我不要求你们全都做到如引泉和紫苏那样,但是绝不能闹起争执。
你,明白吗?”
“是,奴婢明白,以后无论王嬷嬷说什么,奴婢都绝不会反嘴”。
“嗯,你能这样想就好”。
孟言茉把荷包放进山重的袖袋里,就喝茶闭口不言了。
王嬷嬷厨艺很好,绣工也很好,对自己更是关怀备至,可有一点致命,就是王嬷嬷继续在身边,会坏了自己的规矩。
她回府后要面对的是大房,二房的姐妹们,还有心思歹毒的继母,她本想保王嬷嬷在她的身边安享晚年,如今看来王嬷嬷老了,想法也不清晰了。
以王嬷嬷的性格和做法,自己不再调停,自己身边的这几个大丫鬟肯定会被王嬷嬷得罪光,到时王嬷嬷走了,她们也能更尽心。
王嬷嬷这样的老仆人,如果是记住自己的本分还好,如果是端起了长辈的款,孟言茉想着她还是回去陪外祖母为好。
自从孟言茉重生以来,逢节都给外祖母做了件衣裳,每次外祖母都会给她写信,很长很长,多半是母亲小时候的趣事。
她知道这是外祖母以这种方式来宽慰她。
她能感受到外祖母对她的疼爱,她本来打算找个机会和祖母说一说去外祖家的事情,就被祖母罚到了庄子上。
四年后外祖母就会离世,她只希望自己能快点学好医术,到时能帮到外祖母。
(收藏的人很少,推荐也很少,不过看到收藏和推荐票非常缓慢的增加,心里还是很高兴的,毕竟增加了。有人说:梦想就是坚持下去让你幸福的事情,我是个很平凡很庸碌的人,从来没有想过梦想这种高大上的东西,想到我要是能把这篇文完本,心里就会有一种很满足很有成就的感觉。我想这就是类似梦想的东西吧。)
第92章:逝
孟言茉在庄子里的生活简单而单调的持续着。
卯时起床,辰时用早饭,巳时到午时读书写字,未时午休半个时辰,申时到酉时或修习医术,或者种药草或花草,戌时上床休息。
永熙二十年春,齐王在大捷班师回京的时候,路遇刺客,三十名刺客当场服毒自杀,齐王被一名刺客刺中胳膊,齐王大怒,命人把三十名刺客剥皮悬挂于江宁府的城墙上。
江宁府为江南六府中最大最广的一处府县,贯穿通德江,苏河,杭河,金陵江,可以直入红船十里的秦淮河。
每日从这里经过的客商,红船,客船不计其数。所有人看到城墙上悬挂的三十具血淋淋无皮的尸体,都不由自主的身上打颤。
整个江宁府的白天黑夜都听不到小孩的哭声,因为大人们恐吓孩子不准哭的话已经从那句:囡囡乖,不然晚上老妖怪会来吃囡囡。
变成了现在的:囡囡再不听说,阿娘就带你去城门口。
这一日正是草长莺飞的季节,通德庄子里的杏树开了,一树粉白色的花瓣,在毛毛春雨里格外的楚楚动人。
庄子里的人都知道孟管事已经把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