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部分(第2/4 页)
,妹妹或能帮点小忙!”
“那个家伙,居然还真记得这件事。”凌霄腹诽了一句,更不客气,微笑开口:“筑基修士,精耕细作,一人能种一百亩灵田。我那是两万亩灵田,也就两百户人吧。”
“两百户,还是筑基修士?”燕玲微怔,苦下脸说:“山下一个田庄里,也没几个能筑基的。一户人种二十五亩田,就了不得了。妹妹倒是能帮姐姐找到八百户可靠的人,年后开播,一年两熟。可这人一多,姐姐落下的,自然比不上两百户筑基修士。姐姐要是答应,还请先定下赋税。”
“夫君为了姐姐,能免税三年。我做妹妹的,又怎能背道而驰?”凌霄早有思量,正色嘱咐:“明后两年,我也分毫不取。那八百户农户,我要了。”侧头吩咐红袖:“找蓝绸来。”又向燕玲道谢:“有劳妹妹帮忙,算是结了我一桩心事。蓝绸管着我的陪嫁,以后田庄上的事,妹妹只管和她交接。”
燕玲暗道一声“佩服”,微笑应承:“姐姐太客气了!姐姐腾出手来,自然能多关心二爷和二小姐,不也算妹妹尽心了吗?”一番客套,直至蓝绸过来。
蓝绸点头见过燕玲,先回凌霄:“夫人,梅钗姐姐有事回您,看见姨娘在这边,就去了后屋等您。”
凌霄随口问了句“什么事”,又嘱咐三婢:“红袖、蓝绸,你们去西梢间炕上陪妹妹说话,绿衣陪我去看看。”站起身转过屏风,从屋后水榭走进游廊,绕塘东回屋。
梅钗用金银首饰结了“飞仙髻”,穿了套秋香色窄袖襦裙,看见凌霄从廊下过来,敛衽行礼:“夫人好!”
凌霄点了点头,正色询问:“出什么事了!”红袖上前撩帘,迎两人进屋。
“二爷有话让我捎跟您。”梅钗低头跟入,热气迎面扑来。心头一暖,如数家珍:“一是二爷带了大姑娘和我们六个去了屏山,要办‘道人府’的乔迁宴,日子定在十一月十五,这几天都不回来。二是二爷决定提前举行‘开山收徒大典’,日子定在了‘冬至’,请师叔和潇娟、潇月两位师叔带着我们六个准备,地方就定在师父修在山下的宅院。”
“十一月二十,冬至?”凌霄坐在罗汉床上,微微吃惊,连忙追问:“这是不是太急了?”
“二爷的意思是,让我们当着天下英雄拜了师,就以灵山弟子的名义,上光州送‘年节礼’。”梅钗欣然解释:“其实就是给师父的玉像上三炷香,磕八个头,再给来观礼的准备一席斋菜,其余的都是虚礼,可有可无。”
“既然早有安排,为什么不先说清楚!”凌霄腹诽了一通,点头赞同:“既然如此,事不宜迟,你去请两位师姐来。”梅钗裣衽应是,转身去邀。
第三十四章 冬至寒微
冬至这日,京官大朝。清晨时分,天色未明。容辉身穿赐服,率容光、容耀和府中官吏,在中殿演礼,揖北遥祝:“灵山李氏,荷国厚恩。叨享禄位,皆奈天生我君,保民致治。今兹冬至,圣寿益增!”三拜礼成,转身嘱咐:“拿上来!”话音未落,脚步声响。
众人各俱青丝深衣,红襟赤带,跟着拱手作揖,循声只见梅钗等人各捧数卷大轴,自屏风后走出。十二人均用翡翠头饰结了“飞仙髻”,穿了身雪绫中袖深衣。青丝刺绣,端庄大方。走至厅中,将画轴分与众人。
容辉接过一卷,当先展开。图中梅枝苍劲,花红如火,一共八十一片,正是“九九消寒图”。他举着图欣然微笑:“一点小玩意,大伙可能还没见过。”说着将上屏风,稍运灵力,点上一朵梅花。图中波光流转,落英缤纷,枝头便只剩八十朵梅花。
众人叹为观止,相互议论起来。容辉哑然失笑,趁势招呼:“好了,大伙该干什么干什么去,中午厨房再给大伙加顿饺子。”
众人听言,躬身行礼:“多谢二爷!”相互议论,转身而去。
容辉待人去楼空,深深呼吸两下,嘱咐容光:“好了,我也要下山去了。一会高手来往,人多嘴杂。我回之前,千万别开大阵,更不准放进一人一畜。”容耀见两人要说正事,拱手一揖,当先告辞。
“高手杀人不见血,我会亲自守在书房。”容光点头答应,郑重嘱咐:“倒是你们,也要一切小心。万一不行,就把‘灵山卫’调过来,看谁敢放肆。”
“现在灵山卫开始巡防了,一半人都在外面。”容辉叹了口气,伸手相请,边走边说:“我十八号回时,准备去舅爷家讨杯茶喝,正好碰见东瀛商会的人向陈家发难,于是出手把他们赶走了。眼看港口开建在即,就调了两千人协‘阳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