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2 章(第1/2 页)
来不及成亲,那,先领证?
当朝也是有结婚证的,只不过叫“婚书”而已。《昭律》承唐、宋习俗,中明确规定,“凡娶媳妇,先起草帖子,两家允许,然后起细帖子,序三代名讳,议亲人有服亲田产官职之类。1”
这里所说的草帖子、细帖子,就是婚书。男女缔结婚姻,两家需互报婚书。婚书也因此成为当朝结婚必须履行的手续。
草帖子是先由男方父亲写一份书信,随纳采,就是提亲时一道送去女方家中:某某啊,你家女儿不错,我家很是满意,能不能结个亲家啊?
这不提前口头说好的事儿嘛,女方家在接受男方送来的雁时回一封书信:你家儿子也不错,行,这门亲家结了!
一问一答,有来有回。
到了九月十九日,沈持将写好的草帖子——沈煌不会写字,只能由他执笔代写,还有早早买回来养了大半月的雁,羽毛打理得顺滑发亮干净,还有当年武信侯史成麟留给沈家的一截刀绳,一并交给姜蘅,请他到史家为他提亲。
“这刀绳……”
沈山说道:“是武信侯府史老将军的旧物。”
姜蘅“哦”了声,也不多问缘故,他一手执拂尘,一手托着雁,乐悠悠地去了史家。
史家这边,史老夫人带着四房儿子儿媳、孙子孙女一块儿等候在垂花厅中,她瞧着史二夫人一个劲儿摇头:“老身相看过沈少尹,年少有为,只是这沈家的出身有些委屈三娘……”过于低了。
史玉皎的亲哥,史玉蛟脸色青白,一看就是久病之人,这才仲秋的天气已经披上了狐裘,他用手帕掩口咳了数声,说道:“祖母,朝廷取士尚不问阀阅门第,只求贤士,咱们一寻常人家,择婿又何必太过苛刻,只要人物模样与三娘般配就行。”
他说完直喘气。
史二夫人皱眉:“今日风大,你还非得巴巴地出来。”她又扫视一圈史家人:“我瞧着沈家不错,都是安分得不能再安分的人。”
她心道:沈家一家来京大半年了,从未看见他们借着沈持的势攀高结贵,就凭这一点儿她就敢说自己没看走眼。
史家长孙史玉京打着哈欠:“二婶,他家要是安分,就该寻个门当户对的,怎会提亲到咱家门上来?”
这明摆着是高攀,他在心中冷笑:你们二房那点儿家底,早晚得全部倒贴给沈家。
史二夫人正要叱他,家仆来报说姜蘅来了,他们忙起身迎出来。姜蘅与史家是旧相识,一见面笑道:“贫道向老夫人、夫人、郎君、女郎,问安。”
史老夫人:“姜道长快请坐。”姜蘅把沈家纳采礼送到她眼前:“这是雁,帖子,还有史老将军的刀绳。”
刀绳。
史老夫人看见那一截褪色的暗蓝,不觉浑身一颤,拿在手中瞧了又瞧,不错,是她丈夫史成麟的刀绳,这股还是她与他当年新婚燕尔时绞的:“这刀绳……侯爷的刀绳
纳吉礼并送婚书。没错,六礼五雁,除了第五道礼“请期”,就是和女方商定过门日期的时候不用送雁,其他都得送。
收到沈家送来的婚书,史老夫人让史玉蛟写一份《答求亲启》:“过了纳吉礼,两家的婚事算正式定下了。”
“对了蛟儿,你在婚书中将史、沈两家当年的婚约之事加上,”她又说道:“不要叫人说,三娘岁数大了,又是出去抛头露面的,史府才将她随便找个人打发出去的,也不要叫人说,沈家小子高攀侯府之类的话。”
世人的嘴毒着呢。
“是,祖母,”史玉蛟花了一个晚上写就他妹子的婚书,尽早送返沈家。
收到史家的婚书,沈持看后说道:“史家想得周全,把当年史老将军许诺两家联姻的旧事写了进去,也好,这样省去诸多闲言碎语。”他和史老夫人想得差不多。
纳吉之后,六礼已成三礼,婚事落定之时,已是九月底了。萧瑟秋风,枯荷听雨。可离史玉皎回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近,沈持每夜的梦里都是满园春色映桃花,绚烂得不行。
他俩订亲的事一传出去便轰动了整个京城。
“怪不得史二夫人看不上柳四郎,论模样前程,那还是沈少尹更胜。”
“听说这门亲事是武信侯在的时候就定下来的,沈少尹跟史将军,二人算是金玉良缘,命中注定的夫妇……”
“这沈家一攀上史家,门第高了,沈少尹那个妹子说不定也能找个好夫家……”
说什么的都有。
后来传到了皇帝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