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风云际会再扬帆》(第4/4 页)
、土地优惠等政策支持,鼓励他们引进先进的造船技术,培养专业的造船工匠,提高船只的建造质量和生产效率;对于纺织业深加工,设立专项奖励资金,奖励那些在印染、刺绣等工艺上有创新突破的工坊和匠人,推动整个行业朝着精细化、高端化方向发展;在矿业深加工领域,加大对矿产勘探的投入,寻找更多优质的矿产资源,同时引导矿主们与有技术实力的工坊合作,对矿产进行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并规范市场秩序,保障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通过这些举措,大明的财政收入犹如有源之水,源源不断地增加,国库也日渐充盈起来,为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坚实可靠的资金保障,让大明在复兴的道路上能够昂首阔步,不再为资金短缺而发愁。
军事上,随着那新型武器装备在军队中的逐渐普及,以及军功奖励制度的持续激励,明军的整体战斗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仿佛是一把经过精心磨砺的利刃,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锋芒。在边境的几次小规模冲突中,明军凭借着先进的火炮、枪械,坚固的战甲,以及士兵们高昂的士气和娴熟的战斗技巧,屡屡取得胜利,打得敌军丢盔弃甲,狼狈逃窜。这接二连三的胜利,让后金等周边势力见识到了明军的强大战斗力,心中忌惮不已,一时间不敢轻易来犯,边境地区也因此迎来了难得的安宁。
然而,崇祯帝并未因眼前的这些胜利而沾沾自喜,满足于现状。他深知军事力量的发展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这风云变幻、强敌环伺的世界局势下,必须时刻保持领先优势,才能确保大明的长治久安,守护住这来之不易的和平与繁荣。
于是,崇祯帝向军事研究院下达了明确的指示,要求他们不能满足于现有的成果,要继续加大研发力度,朝着更先进、更具杀伤力的武器装备迈进,时刻保持对军事科技前沿的探索精神。研究院的科研人员们接到命令后,不敢有丝毫懈怠,纷纷投入到紧张而忙碌的研发工作之中。他们开始大胆探索火器与冷兵器结合的新型作战兵器,试图将火器的强大杀伤力与冷兵器的灵活性巧妙融合在一起,打造出在不同战斗场景下都能发挥巨大威力的武器。例如,研发出一种既能远距离发射火药弹丸,又能在近距离当作长枪使用的兵器,或者是一种带有火器装置的弓弩,兼具弓弩的精准射击和火器的威慑力,让士兵在战场上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切换作战方式,增加战斗的胜算。
同时,他们还致力于研发能够适应不同地形作战的多功能军事器械。在山地作战时,研制出便于携带、组装简单的投石车和弩炮,能够利用山地的地形优势,对敌军进行有效的攻击;在平原地区,则打造出机动性更强、攻击范围更广的战车,车上配备多种武器装备,可对敌方的骑兵和步兵形成强大的火力压制;在水网密布的江南水乡,研发出适合浅水区域作战的小型战船,船上装有轻便的火炮和弓弩,既能在水上灵活穿梭,又能对沿岸的敌军进行打击。
除此之外,崇祯帝还格外重视军队的协同作战能力培养,他深知一支军队若想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光靠先进的武器装备和单个士兵的勇猛是远远不够的,各兵种之间的默契配合才是克敌制胜的关键所在。为此,他亲自下令组织大规模的军事演练,模拟各种复杂的战场环境和作战场景,让步兵、骑兵、炮兵等不同兵种的士兵们参与其中,通过反复的演练,让他们熟悉彼此的作战特点和战术配合,学会在战斗中如何相互支援、协同作战。比如,在演练中,步兵负责构筑防线,为炮兵提供掩护,同时吸引敌军的注意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