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第2/4 页)
派人挑选宫女,不论年纪长幼,不问情形,只按着陛下的意思挑选一些宫女出宫即可。
若是复杂来说,宫女个人的心思不同,是否愿意出宫无法确定,若是强行放他们出宫,恐惹来众人埋怨。所以此事还要慢慢来,急不得。”
不能说长孙皇后做事犹豫,只是她心性谨慎,加上女性特有的细腻体贴,自然而然的将心比心的为宫女考虑出路。所有章节都是请到 wWW。XS。cOM
李世民对长孙皇后点点头,叹道:“有心做事就难免有顾虑,辛苦观音婢了。”
长孙皇后走到李世民身前,笑道:“陛下多心了,宫禁之事还需要陛下关注已经是我的失职了,可不敢再当陛下赞赏。
长孙皇后在说话的过程,用身体遮挡住嫣儿的视线,素指放在胸口,指向一边的李泰,李世民先是一愣,然后嘴角浮起一丝了然的笑容,不动神色的看向仍低头沉思的李泰,轻咳一声说道:“青雀,你再想什么呢?如此的入神。”
李泰在思考的不是宫女能否出宫,在李世民有心的操作下“三千怨女出掖庭”是避免不了的。李泰考虑的是这三千怨女是否是真的想出宫,她们还能适应出宫后的生活吗?连年战乱,她们在宫外是否还有亲人?若是孤苦无依的宫女出宫,该怎么样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
总之一句话,宫女出宫容易,生活艰难。
李世民的问话打断了李泰的思考,怎么回答李世民的问话,成为李泰此时挠头的事,思考了片刻,李泰说道:“父皇,我在想嫣儿家里的事。?!”
“哦?”李世民皱起眉头,有些不满的说道:“为什么此时你会想起嫣儿家里呢?”
李泰躬身施礼,神色恭敬的说道:“父皇,我在想,嫣儿家里有房有地,虽然清贫了些,在时下也算是一般家庭了。而且嫣儿父亲多年前也做过万年县的小吏,也比普通民夫多些见识,就是这样一个家庭,和嫣儿相处时也是拘谨不堪,亲人相见虽然心情激动,但那种生疏和隔阂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的。嫣儿尚且如此,别的宫女回到家中又会是何种待遇,这让我无法想象。若是事有偏差,恐怕辜负了父皇这一片怜悯之心。”
李泰的话说的李世民不停的阖首,称赞了一声:“有些道理,还有什么,继续说下去。”
李泰走过来,拉着嫣儿的手,安慰听及李泰言语有些伤感的嫣儿,继续说道:“父皇,这是比较好的情况,若是那种无房无地的家庭,宫女更加难以自处。在宫里虽然说不上是锦衣玉食,但也是温饱无忧,这些宫女真的可以适应宫外穷苦的生活吗?
这还是有家可归的,若是年老体弱又无家可归的宫女被放出宫,等待她的将是末路穷途,这恐怕更不是父皇的本意吧。
再者,若是像我梧桐苑内的墨兰那样,根本不愿出宫的,若是被强行选出,恐怕会招来……。”
李泰的话没有说完,但他的意思已经表达的很清楚了,李世民听到这番话,眉头紧皱,思虑半响,叹道:“青雀,你说的问题我也考虑过了,这些问题的解决只要安排可靠,谨慎,心细之人自信挑选宫女,虽然不能完全杜绝,但也可以预防。”
李世民似安慰李泰一般,说出这样一番话。
李世民话音未落,长孙皇后叹道:“青雀,你这番话可是说不同意放宫女出宫?”
李泰连忙解释:“母后,我是十分赞同父皇的想法,更乐于看到那些可怜的宫女能够和家人团聚,我只是考虑事情有难度,希望更加周全一些,没别的意思,还请母后不要误会孩儿。”
长孙皇后温婉一笑,说道:“我倒是没有误会,问你一遍不过是确定一下,青雀不必解释。”
长孙皇后边说边看着李世民,这是在示意李泰,话要说清楚,不要让李世民误会。
长孙皇后也是好意,李泰在以往的作为,不免让人有一种爱和李世民对着干的错觉,在长孙皇后的心中总认为李世民和李泰这对父子之间有一层说不清道不明的隔阂。长孙皇后言语之间也是提醒李世民,李泰只是有自己的独特想法,并不是故意和李世民作对。
李世民听出了长孙皇后的话外之音,摇头笑道:“观音婢,我还没糊涂呢!”
言罢,又转头对李泰问道:“青雀,你可有完全之策?”
“没有。”李泰摇摇头,低声道:“父皇,我对宫外百姓的生活可以说是一无所知,能想到问题,却没有解决问题的方法。”
“能想到问题,对于你的小小年龄来说,也算不易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