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部分(第3/4 页)
不齿去做的事情,有了仇恨,会使原本清新明朗的世界,变得昏灰黯淡,让原本幸福快乐的人生充满无奈与悲哀,而这一切一切都是在你有了仇恨之后,才能真正体会的,但若到那时,一切都晚了,天志,你现在还小,也许还不能体会这些话的意思,现在我只要求你能记住就行了,并且要让自己努力做到尽量让自己忘记仇恨,虽然这有些不大现实。”
天志认真地点点头,道:“石叔叔,你放心,不管以后怎么样,我都会永远记住这些话的,我会努力做一个这样的人。”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魔境
石心道 :“仇恨并不是说忘就能忘的,要做到这一点,也绝不是短时间的事,但我相信你,你也应该相信自己。”
最后,石心道:“现在你先回去吧!明天在这儿我会指点你的武功,后天——大概我就要走了。”
“走?后天?石叔叔,你要到哪儿?为什么走的这么急?”闻听此言,天志心中不禁一阵空虚和难过。
石心扭过头,望着天空的浮云,道:“我也不知道要去哪里,刚从逍遥谷出来,江湖上有许多事我都想知道,况且我也不能停下脚步,我必须一直走下去,哪怕前边已是绝壁深崖。”
第二日,风依旧很大,海涛声阵阵,恶浪卷空,不远处树林枝叶“呼呼”作响。
“武学一道,博大精深,有其始而无其末,然而由于资智的不同,以及后天影响的差异,致使武功有了高低深浅之分,自古皆有文武之分,其实,若练到一定境界,文亦可以为武,武亦也可为文。”
“文为武,武成文?”
“是的,《易》有言:止而巽,动无穷也,也就是说,静如止水而又柔似和风,行动起来,才会有充足的空间,才能达到随心所欲。陆放翁有两句诗,诗曰: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用于武学也是同样的道理,应该不拘泥于固定的招式,而是让招随意念而生,出手成招。”
“出手成招?”天志不禁有些疑惑。
石心道:“文章可以写出心意,同样招式也可以体现 出人的意念。现在你用尽全力向我出手,不能丝毫留情。”
天志明白石心是想试探他的武功以及向自己演示出手成招的奥义。随即,他抽出剑在手,左脚往前踏,右脚急向右跨,左掌护胸,右手剑猛然出手,手腕抖点,凭空闪出十八道剑影,如雾中之花,迷离朦胧,似水中之月,可见而不可及。身形如风中百荷,足下稳如泰山。剑气凌利,及面如刀,耀眼生寒。
石心双足驻地不动,左掌突然向前一圈一引,同时右手剑自下而上抄、撩、挂、封,最后左脚后撤,拧腰抖腕出剑,剑去如矢,疾赛流星,只听“当当”十八声剑鸣交响,密如急雨,声若龙吟。天志的剑路不禁全被封死、破解,而且连回剑自保的空暇都没有。石心的剑已抵住了他的胸,而他的“棍剑”却歪在一边。
本来天志得异人授艺,自以为武功已列入武林高手之列了,可现在自已最厉害的杀手锏,在石心面前竟被如此轻而易举的一招就破了,不禁有些沮丧,而在沮丧之余,又对自己的叔叔多了一份敬意与羡慕。
石心脸上仍没有什么表情,只是淡淡的说:“天志,你的武功根底不错,不过内功水候还很不够。对了,你看出刚才我用的招术了吗?”
天志回想起适才的情景,石心刚出剑时,左手用的像是“铁锁横江”,可不知怎的招到中途又变为“倒转乾坤”,急流勇退的样子,而右手剑则像是“长河落日”,又好像是“大鹏展翅”,到后来又似乎是“水中捞月”、“猛蛟出洞”、“仙人指路”,其间似是而非,似非而是,令人难以猜度。
半晌,天志喃喃答道:“石叔叔,侄儿无能,看不出叔叔使的究竟是何招术。”
石心注视着他,缓缓道:“天志,你不用自责,放眼天下,没有人能认出这一剑招,究竟是什么招?”
“连石叔叔你都不能吗?”天志不解。
“是的,连我都不知道这是什么招式,因为这就是由意念而生的招式。有其源而无其名,就好比人的意念,你不能否认它的存在,但你却无法表达出人的意念的本质究竟是什么。要想达到这一点,就必须要求,你在对敌的时候,心中排除一切杂念,将全部的注意力集中在对方身上,不能错过他的每一个动作,眼神。当你能做到这一点时,你的意念就会随对方的动而动,静而静,不论他的动作有多快,都会因你的意念作用而慢下来,而你却可以因此发出与意念齐至的招式。这就是武学极限的境界,也就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