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4/4 页)
盘。
萧秋水没有再动。
他败了。
他曾与琴、笛子、二胡这“三才剑客”,决斗三次,分别在桂湖、丹霞以及这烷花剑庐决战过,但三次格斗,无有不败。
他无言。
然而那“依稀”乐韵,犹在心头。
只听温艳阳缓缓把琴扬起,叹道:“你还是未能忘……”反手一剑,闪的一下,剑已收入琴底。
萧秋水茫然问:“你们究竟是谁?”
三人还没回答,萧秋水忽听一下击鼓之声。
击鼓一过,一清脆悦人的女音唱道。
“郎住一乡妹一乡,”
萧秋水心头大震,莫可形容,全身一阵抖,失声叫道:“唐方!”
只听那越岭嘶秋的女声继续唱道:
“山高水深路头长;”
萧秋水跳起,心头喜悦如千头小鹿急撞,叫道:
“唐方!”
就在这时,三才剑客出剑。
剑快、音韵更快。
剑是“天地人”合击。
乐是《十面埋伏》。
但是萧秋水没有听见。
他耳边只听到唐方的歌声。
那歌是他心里千呼万唤的无声。
一定是她!一定是唐方!
只听那女音清亮地唱下去:
“有朝一日山水变,但愿两乡变一乡。”
萧秋水不管了。
他气贯丹田,吐气扬声,一双手,都是剑,十只手指,都是剑气,跃马黄河,剑气长江!
他一剑快过一剑,对二胡、笛子、琴的乐音,都充耳不闻起来,只听见那唐方的歌声,要击倒前面二个人,赶快见着唐方。
只听“叮叮叮叮叮叮叮叮叮叮叮”连响,萧秋水手脚展动,也不知与对方交了多少剑,对了多少招。
这是他第四次与三才剑客交手。
这时在他心神里,那三才剑客所带出来的音乐,再也不成音调,《十面埋伏》,已困他不住。
歌声一绝,换作了击鼓之声。
鼓声呜哆,鏖战未休。
击鼓的人是谁?
——有人正击打扬琴。
正是《将军令》。
将军上马。唐兵留客。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萧秋水的人,回到了“神州结义”时的大风飞扬,快意长歌;他的心,也恢复了饮马乌江,搏杀铁骑时的神飞风跃。萧秋水的剑,也依稀如昔日纵横无虑,长江决杀的意境。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唐方,唐方。
——唐方!
《将军令》骤绝。——人在,将军呢?
马呢?烽烟呢?——还有唐方呢?
萧秋水稍一定神,只见江秀音、登雕梁、温艳阳三剑齐折,断于地上。
萧秋水几个敢相信双手破三剑,是他一手所致。
——这三人究竟是谁?为何武功一次比一次高?又不肯伤害自己?且一次一次地找自己比剑?
半晌。
登雕梁艰涩地涩笑,“好剑法。”
江秀音露出贝齿笑道:“我们可以回去交代了。”
萧秋水茫然道:“交代什么?向谁交待?”
温艳阳没有回答,却道:“你胜,因你忘情。”
萧秋水又是一怔,温艳阳义道:
“不过,你是因为情忘情,而不是高情而断情。故难为剑雄,亦不为剑客。因剑客无情,剑终为情所断。”
萧秋水如冷水浇背,惊然一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