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2/4 页)
见亦不见。汝言亦痛亦不痛,如何?汝若不痛,同其木石;若痛,则同凡夫,即起恚恨。汝向前见不见,是二边;痛不痛,是生灭。汝自性且不见,敢尔弄人?’
神会礼拜悔谢。
师又曰:‘汝若心迷不见,问善知识觅路;汝若心悟,即自见性,依法修行。汝自迷不见自心,却来问吾见与不见。吾见自知,岂待汝迷?汝若自见,亦不待吾迷,何不自知自见,乃问吾见与不见?’
神会再礼百馀拜,求谢过愆,服勤给侍,不离左右。
一日,师告众曰:‘吾有一物,无头无尾,无名无字,无背无面,诸人还识否?’
神会出曰:‘是诸佛之本源,神会之佛性。’
师曰:‘向汝道无名无字,汝便唤作本源佛性。汝向去有把茆盖头,也只成个知解宗徒。’
祖师灭后,会入京洛,大弘曹溪顿教,著显宗记,盛行于世;是谓荷泽禅师。
一僧问师曰:‘黄梅意旨,甚麽人得?’师云:‘会佛法人得。’僧云:‘和尚还得否?’师云:‘我不会佛法。’
师一日欲濯所授之衣,而无美泉;因至寺后五里许,见山林郁茂,瑞气盘旋;师振锡卓地,泉应手而山,积以为池,乃跪膝浣衣石上。
有蜀僧才辩谒师,师曰:‘上人攻何事业?’
曰:‘善塑。’
师正色曰:‘汝试塑看。’
辩罔措。过数日,塑就真相,可高七寸,曲尽其妙。
师笑曰:‘汝善塑性,不解佛性。’
即为摩顶授记,永与人天为福田,仍以衣酬之。
辩取衣分为三:‘一披塑像,一自留,一用棕裹痊地中。誓曰:‘后得此衣,乃吾出世,住持於此,重建殿宇。’宋嘉佑八年,有僧惟先,修殿掘地,得衣如新。像在高泉寺,祈祷辄应。
有僧举卧轮禅师偈云:
‘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
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
师闻之曰:‘此偈未###地,若依而行之,是加系缚。’
因示一偈曰:
‘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
对境心数起,菩提作麽长。’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顿渐品第八
作者:不详
时,祖师居曹溪宝林;神秀大师在荆南玉泉寺。于时两宗盛化,人皆称南能北秀;故有南北二宗顿渐之分,而学者莫知宗趣。
师谓众曰:‘法本一宗,人有南北,法即一种,见有迟疾;何名顿渐?法无顿渐,人有利钝,故名顿渐。’
然秀之徒众,往往讥南宗祖师不识一字,有何所长?秀曰:‘他得无师之智,深悟上乘,吾不如也。且吾师五祖,亲傅衣法,岂徒然哉!吾恨不能远去亲近,虚受国恩。汝等诸人,毋滞於此,可往曹溪参决。’
一日,命门人志诚曰:‘汝聪明多智,可为吾到曹溪听法;若有所闻,尽心记取,还为吾说。’
志诚禀命至曹溪,随众参请,不言来处。
时,祖师告众曰:‘今有盗法之人,潜在此会。’
志诚即出礼拜,具陈其事。
师曰:‘汝从玉泉水,应是细作。’
对曰:‘不是!’
师曰:‘何得不是?’
对曰:‘未说即走,说了不是。’
师曰:‘汝师若为示众?’
对曰:‘常指诲大众,住心观净,长坐不卧。’
师曰:‘住心观净,是病非禅;长坐拘身,於理何益?听吾偈曰:
“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元是臭骨头,何为立功过。”’
志诚再拜曰:‘弟子在秀大师处学道九年,不得契悟;今闻和尚一说,便契本心。弟子生死事大,和尚大慈,更为教示!’
师曰:‘吾闻汝师教示学人戒定慧法,未审汝师说戒定慧行相如何?与吾说看。’
诚曰:‘秀大师说,诸恶莫作名为戒,诸善奉行名为慧,自净其意名为定,彼说如此,未审和尚以何法诲人?’
师曰:‘吾若言有法与人,即为诳汝。但且随才解缚,假名三昧。如汝师所说戒定慧,实不可思议,吾所见戒定慧又别。’
志诚曰:‘戒定慧只合一种,如何更别?’
师曰:‘汝师戒定慧,接大乘人;吾戒定慧,接最上乘人。悟解不同,见有迟疾;汝听吾说,与彼同否?吾所说法,不离自性;离体说法,名为相说;自性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