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页)
用桃红色的绦子系起来,留有一寸长的辫穗,用发梳梳匀了,蓬松着,看着就让人清爽自然,这才是宫女应有的德行。今天的骡车上多了很多人,我便想大约是到了要进宫的日子了。果不然,今天没有去内务府,而是直接把我们送到了神武门外,此时已有一个老太监等候。姑姑让我们都下了车,在这位公公的引领下,进了皇宫。
我们一共三十多人排成两列,跟在公公的身后。低着头,心中虽然有些惊奇,但也不敢四处张望。这一路上,来往的太监宫女众多,但无一位不是着装整洁,屏气凝神、谨慎小心的。我们从神武门进入,跨过顺贞门,穿过了垂花门,便进了西花园。我们并不是四处乱窜,而是沿着游廊走,节气已临夏至,园中早已树木苍翠,掩映在山石其后,煞是好看。我们偶尔也会遇见一些贵人小主,也有乘辇而过的妃嫔,公公便带我们屈膝行礼,并无他话。
我们就这样沿着游廊走,直到一个小院才停下,这便是静怡轩了。只见早已有众多姑姑在此等候。教引姑姑曾经告诉我,这些都是每个宫中的掌事姑姑,嫔位以下的小主、该宫内的宫女都归她管,可以说是掌握着“生杀大权”。可以打,可以罚,可以认为你没有出息,调理不出来,打发你做杂役去。在掌事姑姑的身后都还跟着一位姑姑,便是专门教导新晋宫女的姑姑了,通常是一位姑姑带三四个小宫女。
我们逐一个的给姑姑行礼,报出自己出身、年纪、小名,再根据姑姑的指令回话行事。大方懂规矩的,便有本宫姑姑带走;只要稍微显出粗笨呆傻的表情或举止,姑姑当即打发其做粗使杂役,连宫门都不让入。
我站在队伍的尾端,看着前面曾一同训练的小姐妹,一一被分配到不同的处所,心里就莫名的紧张。已是夏日,而我却仍感浑身发凉,捏着丝帕的右手,也不禁微微抖动。
“正黄旗包衣,夏氏,小字莺儿,年14,家父是内务府庆丰司主事!”站在我前面的一位姐姐,脱列而出,声若黄莺,清脆可人,言词间还透着骄傲的神气。“给姑姑请安,姑姑万福!”
此言一出,两旁的小宫女皆都暗自惊叹,羡慕之情更是溢于言表:官
职虽小,可隶属内务府,又是上三旗的人,不可谓之是个肥缺啊!
“这丫头,说话到挺利索”长春宫的掌事姑姑满意的点着头。长春宫,听教引姑姑说过,那是皇后娘娘的居所,我的心中犹生一丝艳羡的情绪,我进宫本是不愿争什么的,为什么会徒生此感,连我自己都说不清楚。
掌事姑姑或是想让她做些什么吧,可刚一抬手,天空中就落下一个风筝,从姑姑的右手边滑落,“咬”着姑姑的丝帕就落进湖里了。
“啊!”一旁的小宫女没有见过这架势,不禁惊呼一声,立刻就被其他姑姑呵斥一顿:“大惊小怪做什么,没有规矩!”
我盯着站在前面的“莺儿”,她到很能忍住,虽然看得出她也是被吓了一跳,但还是忍住了。我暗想,不愧是正黄旗下□出来的。
姑姑们见风筝落水也不声张,静待了一会儿,只见有几个小太监过来拿着长竹竿打捞风筝。
“小桂子,你过来”翊坤宫的掌事姑姑,悄悄地叫来一个小太监。
只见一个小太监,立即撂下手中的工具,跑了过来,打着千儿道:“给玉儿姑姑请安”。
“可是公主的风筝?”玉儿姑姑悄声问道。
“回您的话,是。今天天儿好,公主就想放风筝了,巴巴的叫奴才跟着放,都怪奴才当差没留神,让这风筝落水里。”小桂子口齿伶俐的回答道。
玉儿姑姑听了别过身去,倒也没再搭话。
那小桂子,又跑到长春宫掌事姑姑的面前,打了个千道:“梅香姑姑,奴才这差事当的不好,等着奴才给您捞上来,明儿日洗净了,赶着给您送过去!”
这梅香姑姑,面貌和善,倒像是个老成妥善之人,宽厚地道:“那劳什子有什么值钱的,没了就没了,倒是你自己的这差事,可要仔细着点!”
“是。是。。”小桂子敬畏地退下了。
“梅香姑姑!”又是一声黄莺般的声音,我已经能凭声音断定那是“莺儿”了,她双手递上自己的帕子,说道:“姑姑的帕子湿了,且用奴婢的使吧!”
她的手帕一定是用很好的丝绸做的,润滑且有光泽,在帕子的右角处,绣着一朵牡丹,大而饱满,色泽也滋润的恰到好处,一看就是女红技艺精湛。
“请姑姑用奴婢的吧!”所有人都双手奉上了自己的丝帕。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