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第1/4 页)
妈。那么,曹寅这个女儿很争气。在封建社会什么叫“争气”啊?就是你到人家,嫁人家你得生孩子,生男孩,她就给生了世子。什么叫“世子”?就是在清朝,皇帝生儿子叫皇子,皇子再生孩子就叫“世子”,就是说明,对皇族的血统往下再传流。那么这个“世”子是谁呢?就是福彭。
那么福彭又是谁呢?福彭又是弘历的发小。弘历小的时候自己学习读书,谁是陪读?福彭。他为什么是陪读呢?因为他是王爷家的孩子嘛,世子陪皇帝的孩子,陪皇子读书这正常。两人关系非常好。乾隆那个时候就爱写诗,乾隆的诗集自己刻印,谁写序啊?福彭写序。所以乾隆当了皇帝以后,你估计福彭会怎么样啊?当然官运亨通,福彭当然就比尚书还高,等于内廷的一个总理事务的,核心的政治集团里面的成员,非常得到重用。
但是再好的关系,因为它是一个权力关系,利益关系,也会出现裂痕。到了乾隆三年的时候,福彭跟乾隆之间就失和了;福彭就被人参了,乾隆就拉下脸,不论什么发小不发小了,就要有关机构去查他,查他的问题,福彭就葳了。本来福彭是曹雪芹的表哥,关系多铁啊!曹家有这么大的靠山,日子多好过。但是到乾隆三年的时候,情况就不妙了。那我说这些,你可能说,你说这些历史上的事,你干嘛啊?书里面有没有反映啊?书里面有反映。
在第七十回到第八十回,曹雪芹写得很聪明,他就没有写曹家直接受到打击。那个时候,确实曹家没有直接受到打击。虽然他们的阔亲戚,权贵亲戚出了一些问题,当时曹家还混得过去,但是背景开始出现问题了。因此,在《红楼梦》第七十五回,你就可以读到这样的内容。
有人不注意读这些内容,你讲《红楼梦》,你老是讲过场戏!什么叫过场戏?你是受过去的一个思维定势的影响,过去通行本的影响太大了!《红楼梦》又多次被改编成戏曲、戏剧什么的呀,它把很多东西全给排除掉了,它排除掉,有它的道理——尤其戏剧大写意,它不可能像小说这样说得很细,对不对啊?只能选取最主要的,粗线条的,所以就是一个“宝黛悲剧”。所以,有人跟我讨论,他满脑子除了“调包计”,“黛玉焚稿”,“宝玉哭灵”啊,他没别的。我说,这是《红楼梦》吗?我反过来问他,您那是《红楼梦》吗?当然,这个各有各的看法。他的看法我也很尊重;但是,我也希望您尊重我的看法,这都不是过场戏,这些都是不可或缺的一些文字,是不是啊?它写的什么呢?写尤氏她办完一些事,她就要到上房去,要到王夫人那地方去。尤氏她就去,尤氏去了这时候,她身边的仆人,妇人就劝告她说,你不要去。为什么不要去?说:“才有甄家几个人来,还有些东西,不知是什么机密事。”就出现这个问题了,甄家就出现一些人,带东西来了,后来看邸报,尤氏知道贾珍看了邸报——邸报就是当时官方所发布的,给所有官员看的,类似现在“内参”的东西,上面会有一些朝廷重大的事件,一些重大的皇帝的指示,一些情况什么的,有这种东西,叫邸报。说,看邸报:“甄家犯了罪,现今抄没家私,调取进京治罪。”而且底下仆人,还跟尤氏反映:“才来几个女人,气色不成气色,慌慌张张的,想必有什么瞒人的事也是有的。”你懂,在干嘛吗?寄顿财物。就是说,小说里面影影绰绰存在一个江南甄家被查抄了;被查抄以后,这些人就到贾家来寄顿财物,知道吧?就来了几个女人,气色不成气色,而且带东西来,这是违法的,这是皇帝不允许的。但是他们之间的关系,那实在是摘不开,所以就帮他们藏匿这些东西,出现这些惊心动魄的情节。所以尤氏一看,那就别到王夫人那儿去了,不要去了,就回避了。后来又写王夫人到贾母面前,因为这样的事,你不能不跟贾母说啊,跟老祖宗汇报啊,所以王夫人就跟贾母说,甄家出了事,被抄家什么这些,贾母就不爱听,当然不爱听,心情很不好。后来贾母就大意就是说,咱们就别说这些,咱们该怎么乐,咱们还怎么乐,咱们过咱们自己快活日子,故事就继续往下流动。那么曹雪芹这样写,脂砚斋又批语——脂砚斋的批语,正好批在咱们心上。比如,我看到这儿,我觉得,怎么这说的是甄家的事呢?真奇怪!影影绰绰写了一个甄家,最后怎么就是写甄家出事?脂砚斋批语也是这么说:“奇极!此曰甄家事!”什么意思?就是你这个作者真是亏你想得出来,你把这样的事栽到甄家头上,愣告诉说是甄家的事!他们两个之间是一种合作的关系,批语也很调侃。
曹雪芹什么用意?他就要把真实生活当中,贾家在乾隆三年所遇到的,自己关系很密切的这些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