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3/4 页)
些镀金的二代们就不提了。我本来是想找个慈善机构打理的,可想想现在的慈善机构……算了,不说这个。总之在仡熊村住了几天,我想了很多。全国还有多少这样的村子?彩南不算冷,那么北边点儿的地方呢?入冬了,孩子们有没有足够御寒的衣服?回来查了一下,正好看到一条,说一个女孩子冬天只有夹衣,冷的受不了就跑步驱寒。网上经常调侃什么‘取暖基本靠抖’,可真的看到他们,就觉得心酸。我的孩子要那样,真是死都不瞑目。余老师,你每天工作时间那么长,就是为了孩子们能学更多的知识。我向你致敬。”
余文佑被说的满脸通红,结结巴巴的道:“没有那么好,我、我就是找、找个工作。”说完,深呼吸几口才把话说顺了,“村里人很谢谢你。如果你喜欢徒步,尽管来这边。山里虽然有蛇,不过带上驱蛇的药物不怕的。有几处山谷很美,有时候鸟儿飞起来遮天蔽日。男孩子还会吹叶子玩,会唱的歌都会吹。我也会,可以教你吹着玩。”
游鹤轩轻轻一笑,低沉的嗓音从电话里传来:“我很期待。”
不知为何,余文佑的心漏跳了一拍。
☆、第12章 游说
游鹤轩口头约定日当天并没来村里,只打了个电话说抱歉。余文佑不知道他有什么好抱歉的,成年人么,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下次来玩”,所以对游鹤轩特别打个电话狐疑不已。周末村里人照常赶集,但余文佑因小时候的经历对集市有所抵触——当年他就傻里吧唧的跟着去集市上交易,还以为能脱贫是因为他的空间能运输更多的货物。虽然理智上知道跟集市无关,心里还是不大舒服,能不去掺和就不去。何况县里的集市没啥好逛的,再繁华东西再多,能比的过购物宝嘛!虽然收货时间心塞了点。
生活进。入了固定节奏,周末就不需要赶工。无聊之下似乎也只有上网一条路可走。大学同学群在刚毕业时热闹,现在居然寂静下来。余文佑看了看时间,收回前言,应该是没起来。忽然一个头像闪了闪,点开一看,是卓道南发了一个笑脸:“没去赶集?太宅了对身体不好。”
余文佑回复:“我每天绕村跑,兼半个体育老师,运动量还不够就没天理了。”仡熊村本没有体育课,游鹤轩捐了体育用品之后就有了。想到此处,就随口说:“上次你们救的人很好心眼啊!给我们周围一圈的小学捐了好多用品。”
“这么好?”卓道南有点意外,当时的游鹤轩态度实在说不上好,不过一会儿就想通了,走了一天不说还掉下山崖又冷又饿等搜救等了十几个小时之后,还能谈笑风生的那是神!于是又问:“送了些什么?文具?”
“嗯,还有体育用品什么的。”余文佑说,“孩子们很高兴。可惜学校没有篮球架。”
卓道南喷笑:“就算有篮球架他们一群小屁孩儿还能打不成?能运球就不错了。到初中肯定就有,你操心太多。对了,菌油大受欢迎,多谢多谢!”
“不用客气。”其实余文佑更喜欢吃新鲜的,菌油么,头几回吃有点意思,多了就腻歪。
卓道南又说:“现在外面卖的浑水mo鱼的太多,我正想买一点呢,你替我们做中介哈。不然那帮人得了好处又忽悠我们。”
说的就是农民们急功近利了,余文佑相信他们绝对干的出来。他老家也盛产一种蘑菇,当时一个老乡不知怎么的就跟日本人勾搭上了。那个年代出口是个好活计,收入非常高。结果菇农贪得无厌、以次充好,最后当然解约赔钱,大好的产业断送了,一直到现在老家还没有什么像样的产业,所有的经济几乎全部依托出省打工的人往回寄钱。此外失败项目还有玉兰片、人工野鸡等等,得天独厚的地方,愣是没有人能沉下心来做一回事业,活生生的浪费了天资。
有时候不怪有人不喜欢他们,实在是价值观不一样。当然城市里的小市民也一个德性,只不过城里人多,总有几个有理想的,再则城里机会多,乡下有想法的都进了城。而且不管奸商概率多大,相对完善的监管机制也将市场上对普通人的恶劣影响也降到了最低,大不了多花点钱办事,不至于出现满集市买到的东西不好是常态很好是变。态的情况。仡熊村的人想要他留下,想必不会过分。所以余文佑爽快的答应了。对双方都好的事,没必要拒绝。
余文佑日常生活中属于很不善言辞的一类,即使教书也算不得教的多生动风趣,照本宣科而已。负责任是必然的,要当麻辣教师这辈子都别想。所以几句话下来,跟卓道南的聊天就被迫终止。卓道南抱着手机聊天,无话可说之后把手机一扔,自找乐子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