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部分(第3/4 页)
子上架,可能对诸葛明起到的帮助作用,说不定都比余宝晨要大!
“我的报告就做到这里,欢迎各位老师提问。”诸葛明鞠一躬结束了报告,他倒是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毕竟之前他已经出了些扎实的成果,而且这个项目客观说来也算尖端。教室里响起些哗啦哗啦的掌声。蒋玉成看到,余宝晨似乎是为了让自己更加清醒一些,一个劲的用力的鼓掌;把手都拍红了。
投影仪上的ppt正好走到了最后一页——蒋玉成注意到,最后的参考文献中,列了四篇论文。这些论文的第一作者,全都是“m。zhuge”,而最后一篇论文,赫然用黑体字写着一行小字:(注1)
“卧槽?!”蒋玉成当场就吓尿了,“这哥们什么来头啊?!本科生就发jacs?!还tm是第一作者?!”
注1:jacs,全称y,即《美国化学学会志》由美国化学会创办于1879年,至今拥有130多年历史。2011年影响因子为9。907,出版文章数3176篇,总引用数408;307次。2012年影响因子为10。677,出版文章数3099篇,总引用数431;286次。在化学类科技期刊中,jacs可以算的上是第一梯队的顶级期刊,仅次于《nature》和《》
第八章 “创新性”研究
毫无疑问,东北理工大学虽然并非211;985院校——甚至连一本院校都算不上,但是很明显,一棍子打死一船人是很不合理的。即使是东北理工大学这样的“烂学校”,也并不全然是混ri子的地方——要说干货,还是有一些的,要说研究项目,还是可以拿的出手的。而且理工大学起始也能有一些机会给本科生搞创新xing实验,只不过,跟人大这边只要敢申请就敢通过不一样,在理工大学,最起码也得是像诸葛明这样的学霸才能搞得成的。。。
“话说,这位诸葛明同学究竟是怎样的神奇人物啊?”蒋玉成带着好奇和崇敬的心情,对余宝晨问道,“本科生就能发jacs,别说是在你们这里了,就连在我们系,也算得上是数一数二的学霸了。。。”
蒋玉成说得一点都不夸张——虽然包括蒋玉成在内,化学系有不少人都报了大创,但是绝大多数人都是沾了导师手下现成项目的光,借助大创来给自己的脸上贴金的。稍微上进一点的同学呢,会借此机会提前进入研究生级的实验室,熟悉环境,磨练cāo作技能,为今后的学习和科研工作打下基础——但是呢,真正像研究生一样做研究的,绝对算得上是少数中的少数。。。
就像是高中的学霸参加竞赛班,提前学习大学的知识一样,大学的学霸,会通过参加大创,提前开始进行正式的研究生工作。但是真正能做到这一点的学霸。相比高中可以说是少了很多——要想提前参加研究生工作,就必须要在一两个学期之内,把本科阶段所有的必要课程都学完。很明显,这对于人的智商和学习能力,都是巨大的挑战。
对于蒋玉成来说,提前看看下半学期要讲的专业课,已经是自己能力的极限了——就算是他真的把所有时间都投入到学习中,也不可能真的在大一就把大二的有机化学课程全都学完。更何况大学时代想要像高中那样全身心的学习,也是完全不可能的。。。学霸的世界,蒋玉成无法理解,但是这可不意味着学霸并不存在——事实上,学霸是存在的,而且不止一两个。这些学霸,现在就出现在蒋玉成的眼前——而更让蒋玉成意外的是,这样一个顶级的,即使是在人大都可以吊打一整个班级的学霸。居然会“屈尊”待在理工大学这样的烂学校——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嘛,这个就说来话长了。。。”余宝晨轻轻叹了口气——
原来。这位诸葛明呢。是余宝晨所在的,理工大学12级材料物理班的班长。从某个角度讲,他应该可以算是余宝晨的铁哥们。他来自葱省汶shang县——正好就是余宝晨的祖籍。从这个角度讲,可以说他跟余宝晨也可以算是老乡。
“从传统的角度来看,他是一个最适合中国教育制度的那种好学生:学习刻苦努力,有上进心。思想进步积极,有执行力和组织才能。”余宝晨滔滔不绝地跟蒋玉成介绍这位诸葛明班长,“他在高中的时候就担任学校的学生会长,成绩不是第一就是第二,高三时光荣入党。党龄比我们的辅导员还长一年。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这家伙简直就是楷模一样的存在。”
“确实是教科书一样的模范生啊。。。”蒋玉成叹了口气。“不过,说句不好听的,葱省也算是高考大省了,在他家那边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