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4/5 页)
导地位的新保守派智囊团,该组织一直运行到2006年。
谁领导世界?
2008年3月4日,法国电视五台“时事话题”节目即触及到这个问题。四位知名人士被邀请来阐明他们的观点:热拉尔·沙利昂(Gérard Chaliand:地缘政治和策略问题专家),尼古拉·巴莎罕(Nicole Bacharan:美国历史与政治学家),让·佛朗索瓦·卡恩(Jean Fran?ois Kahn:历史学家,知名记者,“星期四事件”和“玛利亚纳”周刊创始人)和雅克·胡泊尼克(Jacques Rupnik:法国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主任)。
节目的最后环节由观众通过短信提出问题,其中有一个这样的问题出现在荧光屏上:“你们知道哪些有关彼得伯格国际组织的事情?他们每年都召集影响世界的精英人物开一次大会。”
主持人伊夫·卡里维把问题念给嘉宾们听:“你们知道哪些有关彼得伯格国际组织……什么……应该是彼得伯格,我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他们每年都召集影响世界的精英人物开一次大会。你们听说过吗?”
嘉宾们:没有。
伊夫·卡里维:这样的话,可是个直播的失败,彼得伯格。
让·佛朗索瓦·卡恩:我知道三边委员会,达沃斯,可这个……
尼古拉·巴莎罕:我完全不知道有这么个组织,所以我无可奉告。
伊夫·卡里维:也许是个电视观众的小发明,来测试一下我们?
尼古拉·巴莎罕:也许他想证实一下……
热拉尔·沙利昂:我十分怀疑这样的组织,他们躲在暗处分配着角色,瓜分着世界利益。这是一个历史阴谋论的看法。
伊夫·卡里维:你也许正在非常巧妙的回答着一个不同凡响,充满机智的假问题……
彼得伯格的无可奉告
然而,从1954年开始,这个会议像仪式一样每年举行一次。国际投资大厦,从星期四到星期天,第一警戒,对外服务一概停止,摄影师和摄像师被禁止入内,只能远远地保持着好奇,彼得伯格会议期间实施的“灯火管制”的确令人大开眼界。与会者凝聚了众多高端人士:国家元首、女王、部长、外交官、大财团总裁、工业界领袖、经济学权威、科学家、经济媒体、专家学者……所有有影响力的人物。
这些“彼得伯格人”关起门来对世界命运高谈阔论,最后能公布点儿什么吗?什么也没有。磋商决议是秘密的,没有什么可提交的,没有什么需要公众知晓的,也没有什么媒体必须知道的。作为对于当今重大的经济、社会、军事、安全、宗教……交换意见的论坛,一年一度的彼得伯格私人会议从准备到延长,所有工作只限于委员会的成员之间私下沟通。与会者可以自由发表各自的观点,而不必顾及他们惯常的身份和地位,一切都在极端机密的情况下进行,散会后更要遵守“沉默的法则。”
2003年,一百三十位“彼得伯格人”参加的会议于5月15—18日在法国举行,地点选择在靠近凡尔赛的特里亚农宫豪华酒店。雅克·希拉克前来表示欢迎之意,并祝大家“工作愉快”,随后便先行离开。
《泰晤士报》的发难
2009年5月14日,《泰晤士报》网页上写到:“彼得伯格影子会议在希腊举行,地址如下:伍里亚格蒙蒂城,阿波罗大道40号,纳福西卡阿斯缇尔宫酒店,位于雅典以南二十公里。”会议于5月14—17日举行。《卫报》驻希腊记者查里·斯克尔顿在众目睽睽下被希腊警察粗暴对待,他控告警方的野蛮行为,同时对这样一个会议在民主社会的合法性提出质疑。他在博客中呼吁民众“不惜一切代价杯葛彼得伯格集团。”
一位荷兰议会议员对其首相、欧洲事务部长和贝阿特丽丝女王都是彼得伯格核心成员提出质疑。同时,该议会要求,如果《里斯本协议》的批准是彼得伯格会议讨论的议题,那么所有相关的议程,包括时间表都必须向外公布。
此外,法国《伏尔泰》网站复制了一份彼得伯格发给所有与会者的传真,并列出了那些将要与会者的名单。
根据此传真,第五十七届会议的与会者包括:彼得·苏德兰地(Peter Sutherland:英国石油总裁及梵蒂冈金融顾问),朱瑟夫·阿克曼(Josef Ackermann:德意志银行总CEO),蒂莫西·盖特纳(Timothy Geithner:美国财政部长),罗伯特·佐力克(Rob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