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4/4 页)
,他有一技,如果不是被关在监狱中,他早就献出来了。
狱卒就问他到底会什么,囚犯回答说他会绳技。
狱卒赶快跑去报告狱监,狱监不以为然,因为绳技太常见,是别人玩过的东西,没有什么新意。
囚犯解释说:“我的绳技与众不同。别人的绳技都是先竖起两根木杖,再把一根绳子系在两杖中间,表演者在绳上行走盘旋。我的绳技不需要竖立起木杖,只要指头粗细的一根绳子,五十尺长,把它简单地抛向空中,我就可以在绳子上做各种表演。”
玩在唐朝狱监一听,果然是闻所未闻的新奇玩意儿,又惊又喜,第二天就把囚犯带到戏场上去演示。
戏场上的表演者依次表演完毕,最后轮到了囚犯。狱监拿出事先为他准备好的绳子,差不多有一百尺长。囚犯握住绳子的一端,用力把绳子的另一端抛向空中,绳子飞上去几丈高,竟然笔直地竖立在空中。
众人看得目瞪口呆。囚犯又把绳子收回来,重新再抛,这一次抛得更高,仍然笔直地竖立在空中。如此抛过几次,绳子的那一端渐渐高入云中,遥不可见。
囚犯便抓住绳子向上攀去,越攀越高,突然在空中丢开绳子,像鸟一样飞走了。
这是《太平广记》里的一则故事,原本是演练绳技,最后突然变成了越狱的神话,读来实在有趣。
唐朝时百戏兴盛,君臣百姓无论尊卑贵贱都喜欢观看百戏。
这里所说的百戏,也称“杂戏”,形式和内容与现代所谓的“杂技”大致相当,一部分源自古代,一部分从西域异邦传来。
百戏的历史悠久,据《文献通考》所记,百戏起于秦汉,最早载于史籍的节目数量很多,像“戏车”、“跟挂腹旋”、“鱼龙蔓延”、“天刀”、“履索”、“吐火”、“嗽雾扛鼎”、“象人”等。后世不断演化,花样越来越多。
这类的表演通常诡怪百出,惊俗骇观,历代通常将其归入淫荡一流。
隋朝建立之初,有一段时间曾将北齐北周朝廷所备的百戏杂伎全部遣散。隋炀帝大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