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第2/4 页)
幸运的是,随着日积月累的深入接触,李一和齐菲俨然成为较一班同学更为亲近的朋友。
李一渐渐发现,齐菲平日里简直堪称身兼数职,家教、礼仪、派发传单、做接线员。忙碌的课余生活几乎不亚于当年毫无背景囊中羞涩的自己。
后来她了解到,齐菲的父亲在她高考那一年忽然生了场很大的病,几乎花光了家里的积蓄,父母虽然并未要求她如此奔波地勤工俭学,但懂事的齐菲自从大学上了大学便开始做各式各样的兼职。
清苦一点不要紧,重要是工作环境单纯,可以拿到工钱。
因为自己的身世,李一对齐菲的事有不小的触动,更多的已经是想要帮助她,而不是单纯地找一个和自己一起做事业的伙伴。
自从上大学以来,她带着石芳芳一直在为邱雅公司洽谈内上架的针对十八到二十五岁的年轻时尚女孩所研发出的新产品在校园里打基础。
这种基础并不是向校园里的大学生们直接推荐和销售产品,而是用了一种更为委婉的营销方式——
免费赠送。
邱雅作为颇具规模的代理公司的老板,加之而今的商家越来越以人为本,而新产品本来就有各式各样的赠品,所以免费赠送做做人情这种“赔本买卖”对邱雅来说并全是赔本生意。
李一最初也只是普通的试用者,但随意的闲聊中,她了解到这是还未正式面世的新产品,因为同品牌一贯的路线有些偏离降格,故邱雅一直持考虑观望的态度。
当初李一向她提出这个大胆的建议时,邱雅十分意外,一是因为这想法与她不谋而合,二是这个刚满十八岁,平日看来娇娇滴滴小公主似的女孩竟然有如此大胆果断的想法。
李一本来就是经济学院的学生,做些实践工作没有坏处。她答应邱雅学习绝对不会落下,于是没有太大异议,邱雅放心交给她去做。
至于调查问卷,则交给公司来做。
这在公司里的几个品牌经理看来,多少有点儿戏。她们那心照不宣的眼神,仿佛在说:一个小孩子,能有多大本事?但邱雅只当没有看见。
只是议程到了提到了会议上,还是不被通过。任何品牌的转型,虽是大势所趋,但始终有风险性。
你站得越高,就越输不起。
时间久了,意见无法悬而未决,也有下属斗胆却也是不温不火地在邱雅耳旁提起:“那个新产品的代理,我们真的要做?”邱雅也总是不置可否,四两拨千斤打太极似的回应道:“你怎么看?”
打太极不就是这样,借力使力,承受来的力像是打在软绵绵却不可测的棉花团上,但这棉花团把你的力量还给你的时候,谁也预先不到这会是怎样一股气力。
下属只好面上陪着笑,却不失分寸和专业的严肃性道:“新产品针对的客户层……”下属斟酌着,想到老板平时的特立独行和雷厉风行,还是直白道:“说白了,就是不如之前的客户有消费力。我们之前代理推出的产品针对的是已经有高收入的白领甚至金领阶层。我们的品牌卖的就是一份典雅高贵。现在……”
邱雅认真侧耳倾听,示意下属继续说。
“现在这款新产品,说得响亮,说是针对广大的学生群体,但她们的消费能力,实在有待商榷。”
“你的话,自有它的道理在。”邱雅点点头,像是认同,下属这才微微敢吁一口气出来。只是随后一句“但是……”下属的一颗心又提起来。
“我考虑的是最初的消费基础。”
下属眼神专注,认真思附老板的话。
“好了,迟些再开会讨论表决吧。”作为老板,她大度、开明、雷厉风行却难得一直平易近人,重要的是,并不独断。
李一当初向她要一年的时间,眼看,没两个月也要到了。
邱雅倒是不急,她一早吩咐公司各个主管,只要李一来拿赠品,不用过问她直接给就要,当然,如果有人不给……邱雅一早将她和李一之间的关系捅破,谁敢不给,一个电话,少了应的的各种福利,丢了饭碗都不是没有可能。
邱雅甚至从不过问李一拿了多少,她只是每隔两三个月问一下来拿了几次。得到的回答并不算频繁。甚至在时间的间隔上有些长,公司主管们和分店店长们不禁在心里想,前景不乐观,看来这赠品是没什么人稀罕吧。
但本着每个人贪图一些小便宜的心里,她们的确试用过新产品,凭良心讲,满意效果简直高于定价。
时间长了,大家心里都打了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