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2/4 页)
事,但是无论是太皇太后还是康熙本身,都希望他能亲历亲为,毕竟,孩子总有长大的一天。终有一日,他会真正成长为那个能独当一面的帝王。
掀开帘子,苏麻喇姑一眼便见到康熙一手摊开奏折,一手揉着太阳穴的模样,不禁慈爱的笑道:“皇上累了吧,来喝碗牛乳子。喝完便去歇着吧,明儿还要早起听政呢。”
康熙接过苏麻喇姑亲手端来的牛乳,付之一笑。对这位从儿时起便伴在自己身边的长者,总有一份依赖与敬重。
“还是把这些都看完再去歇着,明儿朝上还要廷议汤若望的案子。”
说到此,康熙脸上原本的笑容渐收。
苏麻喇姑见状,立即会意:“皇上有仁心是万民之福,不过有些事,还需从长计议。”
康熙点点头,这些道理他又怎会不知,可是专权蛮横的鳌拜,确是心中一大隐患。
苏麻喇姑见他又陷入沉思,不禁在心里叹气。不想,再抬头时,却见康熙正扬起一张笑脸望着自己。
“皇上怎的这般看奴才?”
“苏麻姑姑,皇玛玛可是要您给朕送晚膳来的?”说着,乌黑的眼珠便望向她手中的紫檀食盒。
“主子是嘴硬心软的人,罚皇上三日不准用晚膳,也不过是惩戒皇上,想要皇上明白何事做得何事做不得。像今儿个一声不响地微服出宫,还好没出什么岔子——”
康熙打断了她的话,端正脸色说道:“还请姑姑将食盒带回去吧,劳姑姑代禀了皇玛玛,就说孙儿谨记今日的教训。以后再也不擅自做有违一国之君言行举止之事。”
说完,便继续埋头于奏折之中。丝毫不受食盒散发出的阵阵香气所引诱。
11、千古一帝 。。。
苏麻喇姑甚感欣慰地望着年幼的康熙,笑意爬上了嘴角。
“甚好。他能说出这样一番话来,不枉我这些年来对他的教导和栽培。”
端坐于暖炕之上的太皇太后手捻着紫檀佛珠,听完苏麻喇姑的转述,颇为满意地点点头。
~~~
翌日,还未到晌午。慈宁宫里,太后和苏麻喇姑正伴着太皇太后说话,只见跟在康熙身边伺候的小梁子匆匆来报,说是皇上在朝堂之上憋了气,眼下正在布库房里和小太监们摔跤呢。
太后听闻,连忙质问道:“怎么能由着皇上的性子来,若是伤了碰了你们谁担待的起?”
太皇太后知她心疼康熙,自己又何尝不是?她的孙子是什么样的人她心里自然清楚。和苏麻喇姑交换了一下眼神,彼此心中都有了数。
“知道了,你们下去吧。等皇上练乏了,要他到慈宁宫来。”
小太监领命而去,太后仍是一副忧心忡忡地神色:“皇额娘,您——”
太皇太后却闭眼假寐起来。
~~~
晚膳前,摔了几个时辰跤的康熙终于来到了慈宁宫,原本以为太皇太后又会训斥他的鲁莽,不想,太皇太后却很是慈祥地命人为他端来一碗冰糖莲子羹来让他袪祛火。
康熙暗忖是自己多想了,见到描绘着碧色荷叶的白瓷碗中漂浮的点点如雪般的莲子,顿觉一阵清凉,忙舀了一勺放进嘴里。忽地,便皱起了眉,强忍住吐出来的冲动,慢慢咽了下去。
太皇太后在一旁瞧了,心倒也放下了,故意问道:“皇帝可是喜欢吃这莲子羹?这便叫苏茉尔命御膳房,在皇帝的膳食里每日添加一道罢了。”
康熙连忙起身道:“皇玛玛赏的羹,孙儿服下确是祛火。但医书有云,中满痞胀者忌服莲子。恐怕这冰糖莲子羹,孙儿是无福消受了。”
太皇太后见他一本正经地模样,眼中却闪过一丝焦急的神色,不禁暗自一笑道:“是否真是腹有胀气,也要太医诊治过才可定夺。”
康熙抬眼见太皇太后作势便要宣太医,不禁几步蹭到她的面前,小声叫道:“皇玛玛。”
脱口而出的声音,带着几分委屈,如同登基称帝之前承欢她膝下的乖孙儿一般。
“不知羞,苏茉尔还在这里,你便这个样子,哪里还像咱大清国的康熙皇帝?”太皇太后明是训斥,眼中却含着笑意。
“苏麻姑姑又不是外人。”康熙越发撒娇的说道。
“那布库房的小太监们又是外人否?”
康熙见太皇太后正了脸色,旋即便明了自己用摔跤来抒发心中郁结的火气之事,太皇太后早已知晓。
“玄烨。”
太皇太后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