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2/4 页)
一位小老师。”他们惊讶地看了我一下,并笑了。
“确实是你们的小老师哦,因为你们没有人能像她一样安静。”听到这儿,孩子们都换了一下他们的姿势,变得安静了。
“还是没有人的手和脚能像她一样静。”每个人都密切注意着自己手和脚的姿势。
我笑着看着他们,“你们永远都不能像她一样静。你们动了一点儿,但她一动也不动。”孩子们的表情很严肃。他们明白了小老师的优越性。他们中有些人笑了,眼睛好像在说:是因为她还在襁褓中。
“你们中没有人能像她一样安静无声。”
“你们不可能像她一样静,听她的呼吸声多么的细。踮着脚尖到她这儿来。”
几个孩子站了起来,慢慢踮着脚尖走了过来,弯腰看着那婴儿。非常的静。“没有人的呼吸能像她一样静。”孩子们惊奇地看了看四周,他们从来没有想到就算静静地坐着也会发出声响,也不知道一个婴儿可以比大人更安静。他们几乎要停止呼吸了。
我站了起来,“静静地走出去,”我说,“踮着你们的脚尖走,不要出声。”我跟着他们走,并说:“我还是听见一些声音了,但这个婴儿跟着我走就没有发出声音。她走得很安静。”孩子们笑了。他们明白这是事实,也明白我话语中玩笑的意味。我走向开着的窗户,把婴儿交给正看着我们的妈妈。
小家伙仿佛施展了微妙的魔法,打开了孩子们的心扉。确实,自然界中没有什么比新生儿平静的呼吸更甜美的了。新生儿的生命无比尊贵,它在睡眠和宁静中收集能量,获得新生。
我们的教育目标总的说来包括两个方面:生物学方面和社会学方面。从生物学方面来讲,我们希望能够帮助个体在自然方面进行有效的发展;从社会学观点来看,我们的目标在于使个体适应周围的环境。
——马利亚·蒙台梭利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13章 感官教育的一般注意事项(1)
我并不是说我的方法使儿童的感官更完美了,但我相信,作为心理学研究开拓的一个新领域,它是非常有希望结出有价值的硕果的。
迄今为止,试验心理学一直致力于完善用于测量感觉的仪器,却没有人尝试以个体为对象进行系统的研究。可除了纯科学的问题外,感官教育应该是最具教学价值的。
一般来说,我们的教育都具有生物和社会双重性。从生物性的角度来说,我们希望帮助个体自然发展;从社会性的角度来说,我们的目的是为个体融入环境作准备,技能教育可能占有一定的地位,因为它教会个体利用周围的环境。
这两点都证明感官教育是最重要的。感官的发育确实先于高等的智力活动,而3岁至7岁的小孩正处于感官成形阶段。
所有教育都必须遵循这条原则——帮助孩子心理和生理正常发育。
当最佳发育期过后,教育就应该更多地关注它的另一个目的——让个体适应环境。
教育的这两个方面总是相互交错的,但某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在一些方面总会强于另一方面。3岁至7岁是生理发育很快的时期。与智力相比,这一阶段是更侧重感官形成的。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感官开始发育,注意力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会更多地被外界环境吸引。而那些吸引孩子注意力的刺激物,并不是他们形成感官的主要原因。我们需要帮助他们正确地对待自己的感觉,而这种感官训练将会为孩子形成清楚、稳固的智力奠定有序的基础。
除此之外,通过感官教育还可能发现在学校中没有作过检查的孩子的缺陷,并可以最终纠正这些缺陷。当有缺陷的孩子表现出明显无法利用身边的资源时,就说明其需要进行感官教育了,如耳聋和近视等。因此,感官教育是生理性的,它为智力教育奠定了基础,完善了神经反射和神经关联通路。
但教育的另一目的——帮助个体适应环境——是间接进行的。
我们用自己的方法使婴儿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人。现代文明社会里的人们是环境的主要观察者,因为他们必须最大限度地利用环境中的资源。
当今的艺术与希腊时期的艺术一样,是建立在对现实的观察之上的。科学的进步以观察为基础,它的发现和应用(这种应用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环境)都遵循同样的路线,那就是观察。因此我们必须让新一代的人养成观察的习惯,这种习惯在现代文明的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人类如果还想继续保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