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2/4 页)
飞升后为“太一君”,后来成了神帝之中央天帝(太皞伏羲属木在东,少昊属金在西,神农炎帝属火在南,颛顼属水在北,轩辕黄帝属土在中),又说黄帝还掌管雷电。
关于黄帝的故事有很多,不过大多为道教神话,前面只选了一些比较著名的,其他的不多说了。
下面简要提一下黄帝的几个妃子和有名的部下。
嫘祖,西陵氏女,名王凤,黄帝正妃,生昌意,发明养蚕技术,普及衣服,被称作先蚕娘娘。
方雷氏,名叫女节,黄帝次妃,生青阳(史记说是嫘祖所生),雷姓祖先,最重要的发明是梳子,教给了人们梳妆打扮。
彤鱼氏,不知道叫什么,黄帝第三个妃子,冉姓祖先,发明了烹饪之法,带领大家吃熟食,并发明了筷子。
嫫母,黄帝第四个妃子,相貌丑陋,皮肤黝黑,身材矮小,但品德贤淑,性情温柔,黄帝说:“重美貌不重德者,非真美也,重德轻色者,才是真贤。”嫫母发明了镜子(石头打磨出来的),织机和纺轮。
仓颉,史皇氏,黄帝时期造字的史官,被尊为“造字圣人”。
应龙,应龙族首领,涿鹿大战中负责镇守河流上游,相传后为治水功臣。
风后,风姓部族首领,传为太皞伏羲之后,黄帝之相。在涿鹿大战中发明了指南车和八阵图的原型。
力牧,牧姓先祖,是黄帝第一大将,与风后、大鸿在传说中是黄帝的三位大臣,在涿鹿大战中立有大功。
常先,黄帝大臣,发明了鼓(仓颉取的名字),并演之为战鼓。战鼓在涿鹿大战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大鸿,原名鬼容区,黄帝手下智勇双全的武将,相传曾经著有《鬼容区兵法》三篇。今天浅井乡的大鸿寨村和大鸿寨山都是以他命名的。
岐伯,远古时代最著名的医生,又称歧天师,相传《黄帝内经》与其关系密切。
伶伦,亦作泠伦,黄帝时代的乐官,创作了十二律。创作乐曲《咸池》,从此乐舞有了专用的乐名(以前是以氏族名称命名的)。
除了上面提到车(黄帝自己造的)、养蚕技术、梳子、镜子、熟食、筷子、文字、指南车、鼓、织机、纺轮、医学和乐律等外,黄帝时代产生的发明还有很多很多,如完善历法、算数、凿井、开辟园圃、放牧、饲养家禽、鞋帽、甲胄、旗子、陶具、炼铜、造鼎、钱币、钟、房屋、弓弩箭矢、号角、剑、云梯、船橹、粥、酒、床、灯、墨、蹴鞠、阴阳五行、十二生肖等等,这些东西我们现在都司空见惯了,但却不得不承认都是非常伟大的发明。
政治方面,黄帝为了便于管理国家,将天下进行划界分疆,全国分为九州,州下还有具体划分,设置官员进行分管。黄帝倡导节俭,反对奢靡,教养百姓九行,即孝慈文信言恭忠勇义,是仁义礼智信的雏形。黄帝开始了早期的以法治国,罪重的会被流放,罪大恶极的会被斩首。
由此可见,黄帝对于中华民族的贡献是极其巨大的。黄帝时代,华夏族形成,产生了诸多的伟大发明,中华民族从野蛮时代开始步入文明时代。作为正史第一人,中华民族最伟大的祖先,黄帝当之无愧。
七 战神——蚩尤
俗话说,“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俗话说,“不以成败论英雄。”
要正确评价一个历史人物,你选择哪句俗话?当然是后者。是不是英雄,要综合来看。
涿鹿之战后,蚩尤战败被杀,黄帝统一各部落,成为天下共主,炎帝部落与黄帝部落合并,组成了华夏族,炎帝也成为了华夏之祖。而蚩尤落了个身首异处的下场,更被后人妖魔化,成了十恶不赦的邪神。但从今人的考证来看,这是极不公平的。
蚩尤,上古九黎族部首领,一说为炎帝部属,一说为炎帝的死对头。神话说蚩尤有八只脚,三头六臂,铜头铁额,刀枪不入,其有八十一个兄弟也个个如此,他们不吃粮食,只吃石头,善于使用刀斧戈等兵器,还会用弩。蚩尤还会施展魔法,让天地间布满大雾和飞沙走石,还能请到风伯雨师刮风下雨,九次战胜黄帝,但最终还是在涿鹿之战败给炎黄联军并被斩首。黄帝埋葬其头,蚩尤首级最后化为血枫林。
这当然是神话,不可信,真正的描述应该是这样的。
九黎是九个部落的联盟,每个部落又包含九个兄弟氏族,共八十一个兄弟氏族,蚩尤正是九黎族的首领。该部落以某种猛兽为图腾,勇悍善斗,非常强大。九黎部居于中原的东南方向,对狂风暴雨的天气比较适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