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部分(第3/4 页)
:“可不是,老太太,如果是东面的蓉儿媳妇,怎么不见她婆婆呢?”
贾母一下子卡了壳儿了。这叫她如何解释?贾母恶狠狠地瞪了王夫人一眼。这个儿媳妇,样样不成,如今这样要紧的宴会也给她们婆媳两个搅了。
鸳鸯也是机灵的,一见情况不对,早就掩护薛宝钗下去换衣裳了。只是薛宝钗带的衣裳,不是大红的,就是果绿的、石青的,都是只有正室才可以穿的。薛宝钗也不想换衣裳,可惜形势比人强,也由不得她不换。
最后,还是借了李纨的衣裳才让那些丫头婆子放了她。
看见一身蜜合色的薛宝钗,保龄侯夫人道:“果然标致,也难怪老太太喜欢得紧。不过,方才你身上似乎不是这身衣裳呢。”
薛宝钗恭恭敬敬地答道:“回夫人,晚辈方才不小心,将原来那身绯红的污了,因此下去换衣裳了,倒是不知道夫人叫我。”
“你自称晚辈,不过我看着还真是眼生。你是哪家的媳妇呀?”
薛宝钗道:“晚辈在去年的时候就跟宝玉成了亲,是……”
“原来你就是那个妾。罢了,你到底出生商户,我也不多说什么了。不过,你既然进了门,就要守规矩。有些东西你不该碰的就不要去碰,到时候,怎么死都不知道。”
古人忌讳死字,轻易不会出口,就是要说的时候,也会换别的词。如今保龄侯夫人这样说,已经是很重的话了。
本来贾母还想留史家姐妹小住些时日,可是出了这样的事情,自然开不了口,只好眼睁睁地看着韩家四太太和保龄侯夫人忠靖侯夫人各自带着自家的姑娘回去了。
客人一走,贾母就不舒服了。好在如今刑夫人有孕,几乎不敢出门,这太医也是隔三岔五地登门的,自然就有人去荣禧堂将太医请了来。
太医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说贾母年纪大了,不能受气,让晚辈们多顺着些个。也没有开药,只是开了一个理气的汤,让贾母经常饮用。
贾母是贾家辈分最高的女眷,而宴席的事情也瞒不了人,所以,没两天,外头就知道了那天的事情。
当然,这贾家的下人们也少不了讨论一二的。可巧,鸳鸯家里出事儿了,也得了恩典,让鸳鸯回去见她娘最后一面。
在灵堂守灵的时候,鸳鸯她嫂子就跟鸳鸯说了:“我说姑娘,听说如今那位宝姑娘的日子很是艰难,连下面的人都敢作践她。”
“嫂子打听这个做什么?”
“姑娘可别嫌我多事,我不过是听了那么一耳朵,又有些担心姑娘,这才在姑娘跟前多嘴来着。”
鸳鸯的嫂子见鸳鸯不说话,只是冷着脸,一个劲儿地烧纸,这才道:“姑娘也别嫌弃我多嘴,只是如今姑娘也大了,又是老太太身边的得意人,讨好姑娘的不知凡几,嫂子我也是怕姑娘中了别人的算计,这才在姑娘面前多嘴的。姑娘可别生气,如果嫂子我说的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还请姑娘笑笑就算了。”
“嫂子有什么话就直说好了。”
“那我就直说啦。”那媳妇干笑几声,道:“姑娘,如今娘已经走了,你哥哥和你嫂子我都是没本事的。姑娘从小伺候老太太,眼界也高,你哥哥和我就怕姑娘心大了,走了歧路。”
那媳妇见鸳鸯没有生气,又道:“其实,那位宝姑娘的事儿我们也听说了。说实在的,我和你哥哥私下里也说过好几次,都说这宝姑娘可惜了。这俗话说的好,嫁鸡嫁狗,不嫁相好。当初宝姑娘太太跟宝玉混一起,明明那样好的人品,如今反而人人瞧不起,实在是……”
“就这个?”
“姑娘,你哥哥曾经说给过,这婚姻大事虽然说是父母之命,媒灼之言。但是我们两个到底眼界不够,所以,你哥哥的意思是让姑娘自己挑个喜欢的。只是嫂子想着,如今姑娘得老太太倚重,就怕有人将主意打到姑娘的身上。”
“嫂子放心,我是不给别人做妾的。”
“姑娘心里有主意,自然是好的。”那媳妇唠唠叨叨地说了很多。鸳鸯也知道自己这个嫂子是个没有多少见识的,不然也不会做了一辈子的粗使。
只是鸳鸯到底被自己嫂子的一番话勾起了心事。
没错,鸳鸯是个心大的,她不想给人做妾,然后跟赵姨娘那样,生了孩子也抬不起头,连自己的儿女都不能叫自己一声妈。尤其是见了贾家屋里的几个人的结局之后,她也想着,将来出去了,嫁个小官,再熬上几年,也是个诰命。
鸳鸯相信以自己在贾母跟前的体面和自己的品貌,不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