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2/4 页)
竹翠楼,是洛城最大的一家酒楼,这里无论是菜肴还是酒水茶水都堪称为上品,不过,来这里吃饭不论你最后吃了多少,只要能写出一副关于竹的对子,或者是诗,都可以不收吃饭的银两,只有写不出对子和诗的人,才会收取银两。
皇上有好几次与他来这里,都是想见一见这竹翠楼的主人,他当时也很好奇究竟是何人竟会这样做生意。如今这疑虑也没有了,既然是富可敌国的公子,又怎会在乎那几个酒水钱呢。
“呵呵,”张艺兴笑了笑,然后看向厢房内挂着的画上翠绿坚挺的竹子,“‘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倘若今日丞相愿作诗一首,想必今后竹翠楼的生意肯定会越来越好。”
都暻秀举起手中的茶杯,轻轻摇了摇,看着杯中见见卷起的漩涡,唇角微微勾起:“本官想,公子今日邀本官前来,并不是为了品茶写诗吧。”
“哦?丞相果真聪明,竟看出本公子的小心思了。”
夜里毫不遮掩的在我府上吹奏,这‘小心思’也太过光明正大了。
都暻秀在心底冷哼一声。
放下手中的茶杯,张艺兴站起身走到那副画前,双手负于身后:“丞相知道本公子为何喜竹么?”
“竹,坚韧挺拔,不惧严寒酷暑,万古长青,而且也是高雅、谦虚的象征。”都暻秀不假思索地回答。
“呵呵。”
听了都暻秀的话,张艺兴淡笑一声,虽是温和的笑,却明显能听出其中的讽刺之意。
都暻秀不明所以地看向他的背影。
“世人只道竹彰显气节,是君子的化身,却不知它的心,是空的,”张艺兴转过身依旧笑着看向都暻秀,“因为心是空的,所以才会不惧严寒酷暑,只因一切感知都被麻木代替了。”
都暻秀望进他浅褐色的双眸,那里却是平静无波,没有一丝笑意。
看着张艺兴,都暻秀忽然笑了出来:“莫非公子与本官是‘同道中人’?”
“丞相可记得先帝在位时那一次有关‘文字狱’的大屠杀?”张艺兴不答反问。
都暻秀思索片刻:“本官曾听皇上说起过,那次的屠杀确实凄惨,事后才知,误杀了好多官员。”
“先帝就因一首所谓‘暗藏反意’的诗,就毫不犹豫的杀了那些忠于他多年的臣子,”张艺兴淡漠地说道,负于身后的双手却紧紧地握住,“诛九族,火烧府邸,无数的人命丧火海之中。事后查清并无谋反一事,先帝却并无悔意,这样的人,身为国君,实为国之大耻。”
“可当今皇上仁心仁德,爱民如子,所以亓国才繁荣昌盛。”都暻秀看向张艺兴,想从他的眼中看出些什么,只是,他的眼中却无风无浪,沉静一片。
“丞相说笑了,”张艺兴听了都暻秀的话,再次笑了起来,“都丞相身为晋国的探子,怎么会真心希望亓国繁荣昌盛呢。”
“你想怎样?”
都暻秀眯着眼睛看向张艺兴。
看来,昨晚和探子的谈话,他都听到了。
不,也许很早以前,他就打探自己的事情了。
“我想丞相对本公子真实的身份也略知一二了,”张艺兴重新坐了下来,他伸出手拿起茶壶为自己倒了一杯茶,“本公子没什么要求,更不会要挟丞相。听说皇上曾多次来竹翠楼都想见我一面,如今,不知丞相可否愿意再次将皇上带来?”
“什么人?!”
都暻秀正欲回答时,却听到门外似乎有响动。
张艺兴双眸危险地眯起,正想冲出厢房时,就听到门外雪衣恭敬的声音:“回公子,不知是哪儿的野猫跑了上来,扰了公子和丞相的雅兴,属下这就带它离开。”
听了雪衣的话,张艺兴的脸色渐缓:“好了,下去吧。”
“是。”
“丞相意下如何?”张艺兴再次浅笑着看向都暻秀。
“给我三天时间。”都暻秀淡淡地开口。
“静候佳音。”
第六章:再次相遇
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蔚蓝的天空,白云丝丝缕缕。
热闹的街市,人来人往,车来车往,没有人注意到一个黑影从竹翠楼二楼一跃而下,快速闪入对面的巷子里。
看向竹翠楼前那几个虎背熊腰面无表情的守卫,吴世勋眉头轻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