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部分(第2/4 页)
个好处,将来由谁来担任太守一职就不显得那样重要了。田丰、韩戏他们这些精于谋略,素有大智的人材也就不用被拴在一个个小小的郡城里。不过,江夏、武陵两地暂时还需要他们来稳定一下当地的局势。
几乎没有费一兵一卒,就拿下了武陵郡,也让刘欣手下的诸将信心爆棚,一个个都吵着要趋势攻下零陵、桂阳二郡。但刘欣觉得进展太快了,需要稍微休整一下,他的计划是到五月份将所欠的税款解缴给朝廷,如果动作太快,说明他以前并没有真正用心,所以众将的请战书都被他压了下来。
拿下了江夏和武陵,荆南荆北便连成了一片,刘欣最大的两块心病也就去掉了,接下来如何对付零陵和桂阳二郡,也就显得不是那么急迫。大军留在武陵休整,刘欣并没有闲着,他一直在盘算着什么时候才是攻打两郡的好时机。
正在这时,沮授一脸忧色地走了进来,说道:“主公,襄阳有信使来了。”
刘欣心头一紧,连忙问道:“襄阳出了什么事?”
沮授从衣袖里抽出一封信来,说道:“襄阳一切平安,是从洛阳宫里传来了消息,委实有些难办,请主公定夺。”
刘欣一边接过信一边猜疑道:“宫里能有什么大事?”
确实,在他的印象中,这时候京城不应该发生什么大事才对,真正乱起来那要等到三年后刘宏归天。
随着幻影秘谍的发展,刘欣对来自皇宫大内的消息也越来越重视,但是想要将自己的耳目安插进皇宫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沮授也曾经提议过,将几个秘谍阉了,送进宫里去做宦官。刘欣觉得这样太过残忍,没有答应。而在目前这种宦官可以和朝臣分庭抗礼的局势下,要想从宫内收买几个人为自己所用,难度可想而知。所以幻影一直以来,对于发生在皇宫之内的事情始终知之不详。
这一次之所以能从宫中传出消息来,还是得益于张让叔侄。新年刚过,刘欣便安排人给张让送去一份厚礼,顺道也给张狗儿捎去了一份。自从在居巢那一次以后,刘欣每次进京送礼都少不了张狗儿一份。
俗话说,吃人嘴短拿人手软,张狗儿还远没有混到他叔叔张让那个地位,受了刘欣这么多礼,也有些过意不去。赵忠和刘欣过不去,外人不知道,却瞒不过张让叔侄。本来,张狗儿是小辈,张让又和赵忠同气连枝,这些事他是不敢告诉刘欣的。现在他又得了一份厚礼,便不好意思再瞒下去了,于是偷偷写了一封信,叫来人带给刘欣,好让他早做准备。
这封信到了襄阳,交到了马芸手里。看完信上的内容,她已经知道刘欣拿下了武陵,当下不敢怠慢,赶紧让人快马送了过来。
信一共有两封,一封是马芸的私信,另一封便是张狗儿写给刘欣的信。刘欣没有先拆看那封私信,而是直接拿起张狗儿的信看了起来。沮授在一旁偷眼观瞧,暗自点头,刘欣能够先公后私,果然是个明主,自己没有跟错人。
刘欣读完张狗儿的信,脸上没有丝毫表情,他将信轻轻放下,这才拆开马芸的那封私信,他知道,这封信并不是普通的家信,里面肯定还会有马芸对这件事的看法。果然,马芸认为,刘欣的动作太快,现在需要缓一缓,暂时不要对零陵、桂阳二郡动武,而要多花些精力,争取朝廷方面的支持。
放下手中的书信,刘欣闭上双眼,陷入了沉思。
挟连胜之威,直取零陵、桂阳,困扰自己两年多的难题但可一旦而解。但是这样一来,朝中难免有人会逞口舌之利,对自己说三道四。马芸的担忧不无道理,如果刘宏对自己起了疑心,赵忠再在旁边煽风点火,难保他不会将自己这个荆州牧给免了。看来要博得刘宏的欢心,自己免不了又要出一次血了。
想到这里,刘欣睁开眼睛,说道:“这样吧,让徐晃、张飞回师襄阳,黄忠回军长沙,赵云留驻武陵。公与,你再写两封信,分别给零陵太守张咨和桂阳太守庞季,就说我在武陵等他们,请他们在这个月过来一叙。另外,再安排人去趟京城,送一份重礼给张让,请他在皇上面前帮我说几句好话,究竟怎么做,我想他应该会明白的,这些年我的钱也不能白花了。”
沮授虽然痛恨那么宦官,但想到这些人可能在背地里使坏,还是迟疑着说道:“要不也给赵忠送一份礼吧,免得这个小人在后面拖了主公的后腿。”
刘欣坚定地说道:“不!想要挟我,门都没有!”
沮授还想再劝,说道:“可是”
刘欣毫不客气地打断他的话,说道:“公与,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不错,大丈夫能屈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