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2/4 页)
百米崖嘴上,引颈向河,凌空飞跨约50米宽的河谷,直喷东岸,形成白浪飘逸、雾中生花的奇特景观:“白龙过江”。船行其间,犹如纵穿万花筒
,雨沫纷飞,恰似现代洗车场,船和人统统都要淋透。少雨时节,飞瀑直下,跌在河岸礁石
上,再迸射过河,此景便又变幻成另一奇观:“珍珠帘”。以我多次过往的经验,“白龙过江”虽显得奔腾潇洒,令人壮怀激烈,总归有如少年唐突、稚嫩莽撞之感;还是“珍珠帘”
让人觉得赏心悦目,韵味无穷。
庙峡内的云台主峰,峭壁如削,直逼云天,海拔高程在1200米左右。山巅云遮雾绕,时隐时现,令人产生幻觉:云浮在山上,山浮在云中。云台山还真有个传说哩:云从云台生,云从云台散,云台山乃云的故乡。云台峰顶建有金碧辉煌的云台观,那四楼一底、八角飞檐的鎏金玉皇楼,檐角挂铃,风吹铃响,鸣在云霄。观南丈余处,有一孤峰耸立,峰巅建有观音庙,精致小巧,与玉皇楼遥遥相对。最有情调,也最值得赞美的自然是由天宫下凡降落在东岸高台之上便不肯离去的“云台仙姑”了:她长裙摇摆,手捧鲜花,在游船上也能望得真切,显得俏丽妩媚,楚楚动人。传说她是巫山神女瑶姬的姐姐,寻妹下凡,迷恋大宁河的风光而流连忘返了。巫山神女的模样许多人见过,不敢恭维。大宁河的“云台仙姑”,的确形神逼真且永不衰老,足见这庙峡之奇妙了。
离云台山不远,有个穿洞子,洞穿一匹山岩,高达50米左右,形似圆月,内有房屋竹树,犀牛足迹。倘有人在此放歌,回声响若宏钟。
庙峡内还有诸多天然景观,如香炉石、阳崔滩、蛮子洞、烂船湾,传说离奇,景象独特;“牛郎织女”、“犀牛望月”、“青蛙观天”、“三牲祭礼”、“二龙抢宝”、“鲤鱼跳龙门”等都是峡内景观,附以神话穿凿,便显得如画如诗,令人望而兴叹了。
八十年代初,我入此峡时,船工管此峡叫庙峡。十年后再来此地,他们也改口叫妙峡了。变“庙”为“妙”,果真妙也!
位于大宁河出口巫山城下,原有“神女庙”,建庙历史很长了,解放初被毁。巫山人现在做旅游文章,在另一高处重修了“神女庙”,而且张冠李戴起来,想来着实好笑。
笑什么?此神女非彼神女也!
大宁河祭的是“盐水女神”,即将“云台仙姑”视作在巫溪宁厂古镇变鹿为泉的神。“白鹿盐泉”就是“云台仙姑”给山民造福的佐证,因此山民们修庙敬她供她。这与巫山十二峰之“神女”何干?
哦,扯远了,还是回到庙峡吧。
庙妙有“白龙过江”与“珍珠帘”交替变换,作为远客,来此真是饱了眼福。而有幸亲睹“云台仙姑”的芳容,则是艳福了。你若有机会游小三峡而未再向前几步,或压根儿就不晓得小三峡之上还有妙峡,那可真是大不妙哟!
�
老态龙钟“小渝州”��
游小三峡,终点是大昌古城。可惜船多停在“小小三峡”之入口折返,游人少有驻足大昌的时间和机会。我曾在夏夜的大昌河畔洗澡,也曾在秋风肃杀的石板街上寻觅旅店。古城门洞内外,我曾以晚来者的虔诚,用手指丈量过城砖的厚度;参天古树下,我还用崇拜的目光,凝视过街市房顶的翘角飞檐……总之,我是三峡人,是三峡秀山丽水哺育的文化工作者,自诩曰“写字匠”,亲近三峡是缘份、描摹三峡是幸运。
说起来,大昌城的兴衰与盐有关。巫溪咸泉即巫盐的开采,大多是通过大昌水陆码头转运的。我曾在栈道篇写过,大宁河古栈道的形成,也与巫盐相关。栈道架设不为军需,则系民用,而“引宁厂盐泉用竹篾架渡槽至大昌煎制”之说,最为可信。
算起来,大昌城的确很古老了。史志云,晋时即设大昌县,说明此地已有相当规模了。宋朝始筑城,名曰“天志城”。清道光之后,废大昌县并与巫山县。城兴则地面盐业发达兴旺,
城衰也印证着一段史实,表明那时井盐的开采有了进步与发展,人们不再单一地依附于巫溪盐泉了。
大昌的地势条件好,这里河谷宽敞,景色宜人,自古以来便是水陆交通枢纽。古朴的街道,雅致的建筑,精巧的城市布局,令人赏心悦目。昔日,栈房一条街,饭馆一条街,鸦片烟馆一条街,万商云集,货运秦楚,特别繁华,享有“小渝州”(即小重庆)之美誉。
现如今,大昌委屈地被称为附属巫山县的镇治,虽有不服,却亦无奈。三峡工程建成后,连巫山旧城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