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军事 > 改革大家谈主题研讨 > 第262章 新文入人心,革新展新景

第262章 新文入人心,革新展新景(第2/3 页)

目录
最新历史军事小说: 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学名张好古关于鼬不仅是弟控还是兄控这件事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斩神:炎帝萧炎代理人,开局焚诀穿越奥特世界的我被迫当反派美恐:我邪恶主教,开局驯服魔女我来四合院带着黑诊所大晋霸主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家父吕奉先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综穿海西之保命日常秦末苍穹之变靠读懂人心立足穿越乱世之枭雄崛起从司农官开始变强洛克王国:霸道牛姐爱上我!紫鸾记

涨到了极点。

然而,就在这时,一个不和谐的声音突然响起……

“这…这都是些什么玩意儿?”

人群中,一个穿着老旧长衫,手里还拿着卷竹简的刘读者皱着眉头,一脸的不解。

“这…这都是些什么玩意儿?”他指着台上正在表演的诗歌朗诵,满脸的嫌弃,“叽叽喳喳,跟念经似的,哪有咱们唐诗的韵味?”

他身旁一个年轻的孙文学青年立刻反驳道:“老先生,此言差矣!这新文学,朗朗上口,通俗易懂,比那些佶屈聱牙的古诗好多了!”

“好个屁!”刘读者吹胡子瞪眼,“这叫诗?这叫打油诗!简直是…有辱斯文!”

“老顽固!”孙文学青年毫不客气地回怼,“你就是守旧派!不懂得欣赏新事物!”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互不相让,眼看就要吵起来。

周围的群众也纷纷加入战局,支持新文学的和反对新文学的,分成两派,争论不休。

场面一度混乱,像一锅煮沸的粥,咕嘟咕嘟冒着泡。

李元婴见状,走上台,拍了拍话筒。

“各位,各位!请静一静!”他提高音量,压过喧嚣的人群。

等众人安静下来,李元婴才缓缓说道:“我知道,大家对新文学还有很多不理解,甚至…还有抵触。”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但我想说的是,新文学并不是要取代唐诗,而是要给文学注入新的活力,让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文学创作中来。”

他拿起一本《白话文入门》,翻开其中一页,指着上面的文字说道:“看看这首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大家都很熟悉吧?但如果我把它改成白话文,‘我的床前有明亮的月光,我怀疑是地上的白霜。抬起头来望望明月,低下头来,我想念我的故乡。’是不是更容易理解,更容易让人产生共鸣?”

他环视四周,继续说道:“新文学,就是要用最简单的语言,表达最真挚的情感。它不像唐诗那么讲究格律,但它更贴近生活,更贴近人心。”

他接着又举了几个现代文学的经典案例,比如《背影》、《荷塘月色》等等,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新文学的魅力。

渐渐地,一些原本对新文学持怀疑态度的读者,开始改变看法。

他们发现,新文学并非他们想象中的那么不堪,反而别有一番滋味。

就连之前一直反对新文学的刘读者,也听得入了迷。

他喃喃自语道:“原来…这新文学,也…也挺有意思的…”

李元婴看到这一幕,心中暗喜。

他知道,新文学的种子,已经播撒到人们的心田,总有一天,会生根发芽,开出绚丽的花朵。

突然,一个身影匆匆忙忙地跑过来,在李元婴耳边低语了几句。

李元婴脸色一变,“你说什么?他们…他们竟然…”

李元婴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怒火,转头对婉儿和苏瑶说道:“看来,咱们的新文学,是捅了马蜂窝了!” 婉儿和苏瑶面面相觑,不明所以。

接下来的几天,长安城刮起了一股“新文学”风潮。

大街小巷,茶馆酒肆,人们都在谈论着新文学,谈论着李元婴。

“哎,你听说了吗?那个纨绔皇子,现在竟然成了大文豪了!”

“可不是嘛!那首‘床前明月光’,改成白话文之后,真是朗朗上口,我都能背下来了!”

“听说现在好多传统文人都开始写新体裁的诗了,真是风水轮流转啊!”

新文社的投稿箱,几乎每天都被塞满。

各种新体裁的诗歌、散文、小说,像雪花一样飞来。

王出版商乐得合不拢嘴,印刷机日夜不停地运转,新文学作品一本接一本的出版,销售火爆,供不应求。

李元婴看着这一切,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他仿佛看到了一个崭新的文学时代,正在冉冉升起。

然而,好景不长。

就在新文学如日中天的时候,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打破了这片祥和的景象。

“听说了吗?王出版商…他不跟新文社合作了!”

“什么?怎么会这样?新文学现在这么火爆,他竟然…”

“听说…是有人给他施压了…”

李元婴得知这个消息后,脸色铁青。

他立刻派人去调查,结果却让他大吃一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目录
深渊骑士乾坤至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