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部分(第1/4 页)
这一声,袁叔万应得十分柔情蜜意,语气柔和的更是仿佛不像是他的。
他重新小心翼翼替着吉祥捻好了被子,方才从床上站起了身,走到了外间开始收拾起来。
因为晨间起身的一份小插曲,袁叔万的心情很好,坐在马车上进宫间隙,原本他都是看书看公文打发时间,可是,这一回,他却是看着公文走了神,嘴角也是不由的翘了起来。
马车在宫门前停了下来,他走了皇宫之内,原本站在宫门口守着的领路太监一瞧见袁叔万的身影,早早的迎了过来朝着袁叔万行了一礼。
袁叔万点了叫了起。
虽然如今正是国丧之期,可是毕竟国不可一日无君,而朝政也不可耽误。小太子赵简未登基,便是登基了,恐怕也是无法理政。故而朝政移交到了三位顾命大臣手中,也是理所当然之事。
三位顾命大臣,不知道是不是赵慎临终之时原本有意布局,却又最终功败垂成,倒是都封了王。
袁叔万得封定王,郭怀远得封安王,另有果郡王升至果亲王。
从尊卑而言,毕竟果亲王赵蔺为皇族亲缘,且为亲王,而袁叔万和郭怀远二人,虽然一样得封为王,可也只是异姓王,到底是不如果亲王赵蔺地位更为尊贵。
只是,偏偏真从手中所握权利而言,果亲王虽然也在朝为官,并不像其他亲王一样,回到封地为王,可是也只是在礼部担了一个闲职,这点子的权利,拿到朝上自是不够看了,甚至连某些个低品京官都要不如,又如何能够与袁叔万和郭怀远二人相比。
袁叔万自梁惠帝在世之时,已经是手握一方权势,而等到梁宣帝赵慎上位后,做了一人之上万人之下的宰相,后边又发生无数变故,直至让他手中权势滔天。
虽然这位权臣曾经因为父母丧期而避退到老家,整整两年多的时间,都未曾踏足这权势地一步,可是,所有的人都知晓,这一位从来都没有放松过自己掌控的局面,如今赵慎一去,只余幼帝,只怕早已经无人能够压制了。
这一点,仅仅从他归朝之后,在朝中的号召力与那些大臣待他的态度便可见一斑。
当然,袁叔万倒也并非完全没有一点点的牵制,郭怀远虽然手中所掌控的东西并不多,可是谁都知晓,梁宣帝立袁叔万为顾命大臣是迫不得己,立果亲王给顾命大臣,则是意料之外,又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或许说,无足轻重。
至少就目前而言,所有人想到顾命大臣,第一位想到的人,是存在感越发强烈的袁叔万,第二位则是郭怀远。然后才会想到果亲王。
但所有知情人心中明白,恐怕郭怀远才是梁宣帝真正留下的顾命大臣。毕竟这些年来,梁宣帝极力帮助曾经重伤休养在家的郭怀远在复出之后重新在朝上站稳脚跟,而郭怀远也一直深受梁宣帝的信任。
袁叔万在赵慎驾崩之后,独握朝政,果亲王并没有站出来,甚至在赵慎的灵堂前露过一次面后,便对外宣称抱病,卧居家中,其他人只当是果亲王怕被枪打出头鸟。加之这些年来,果亲王的韬光养晦做的很好,给外人的印象,便是一个懦弱、与世无争之人。所以他不搀和到朝中权势之争,甚至主动避让,倒是并没有让其他人有所疑惑。
可是没有想到,郭怀远竟然也没有出头。
郭夫人在赵慎驾崩那一日突然透露出了死讯,郭家并未大肆举办丧礼,只是简简单单给郭夫人入了葬,葬礼寒酸的甚至连个妾室都不如。
而之后,郭怀远又是迅速扶了崔夫人为正,让崔夫人做了安王妃。在之后,郭怀远便在郭府之中再也没有出过门,当然也有不少的小道消息传出,郭怀远旧伤复发,只能够在家中养伤,也有消息称是郭怀远被因为多年冷落而不甘的郭夫人给行刺受了重伤,众说纷纭,可是新升为安王府的郭府,却是没有一丝的动静,连这些个乱七八糟的消息,都没有对外澄清之意。
也就是这般,这御书房,仿佛是成了袁叔万的书房,奏折也全由袁叔万一人处理,甚至连此次荣王叛乱之事中,也没有其他二位顾命大臣的影子,仿佛是全由袁叔万一人给解决了。
或者该说,如今处理此事之人,都是袁叔万的人。
小太监与袁叔万一道儿到御书房的途中,由着小太监与袁叔万简单的禀告了一些宫中之事后,小太监却是又轻声提到了昨夜之事:“昨夜皇后娘娘原本想要去探望太后,只是被门口的侍卫拦下,皇后娘娘也并没有硬闯,只是看了太后的宫门口待了一会儿,才离开。”
袁叔万闻言,脸上并没有太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