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部分(第1/4 页)
明思微微一怔,很快又释然自若。
这样的开场白,只有一丝的意外,更多却是在情理当中。
“这么多年下来,攒下的家当,咱们现在这么多人,十辈子也吃不完。”老太君将视线从窗前收回,看向明思,本来有些浑浊的老眼,耷拉的眼皮下的眸光,此刻却是异常沉静而亮,“即便捐了一半出去,眼下的家当,也足够五辈子吃喝”
明思没有说话,只静静地看着老太君。她知道,这些,不是重点。
老太君看着眼前稳若泰山,连眼神儿都没变化一丝的明思,眼底闪过一丝满意的激赏。
顿了顿,她露出一丝笑意,又敛去,沉声道,“钱,是紧要的,可钱,也是最不紧要的!金山银山,花得光,更败得光!同这银钱一般的,还有家族的名声。积若沙堆塔,去若水推沙。十件好事,不若一件坏事。即便是那些贩夫走卒,也能看不起你,也能啐你一口!”
明思眸光一闪,想起了探监时,纳兰笙所言,顿时明了了老太君此言之意。
这半年来的经历,对老太君而言,是从未有过的折辱和打击。
明思沉了口气,轻声道,“老祖宗,一个人的过错,不该全家来承担。即便是该承担部分,如今,祖父和五哥,甚至我爹,做的已经够了。纳兰府的门风没有丢。”
老太君深深地看着她,半晌,微微颔首,“有不争气的子孙不怕,只要还能有争气的子孙。”停了停,“六丫头,你今日做的可是一件大事,你可知晓?”
明思眸光平静,“老祖宗,我明白。”
老太君望着她,眸光一闪,“你明白多少?”
明思微微而笑,瓷白生光的面颊上似有光晕,肌肤似剔透,那一双乌眸如漆闪光。
她的语声很平缓,“今日之事,于胡人,目光短浅者,气量狭小者,定是恨我入骨。于汉人——”稍停,淡淡一笑,“定然也是毁誉参半。也定有人会说我对胡人媚颜奴膝,曲意奉承。尤其这赐婚圣旨一下,只怕猜疑者和那恶意揣摩者更是不少。”
垂了垂眸,复抬起,笑意同眼神同样清明,“老祖宗,这些,我在前两日就已经想明白了。”
老太君的眸光很亮,定定地看着明思,须臾,亮光化为暖意,轻轻颔了颔首,“能同老祖宗说说,你为何会想到那些说辞,为何会想到同那元帝献那胡汉一家的想法么?于此事,你心里是如何想的?”
明思沉静了片刻,才轻轻开口,“同那元帝说的话,也是真心话。老祖宗,在我眼里,人纵有身份不同,出身不同,但真正的区分,我只会用好坏来区分。可我也明白,这世上没有十全的好人,不论什么人,心里都是有些私心的。可只要不要因这私心连累带害其他人,那么,都是可以值得原谅的。我也有私心,此番若是不是因为自己的亲人,我是断不会走这一遭。我心里也怕过——”
明思笑了笑,抬眸笑看老太君,“老祖宗,您别觉着我本事。其实,我怕死得紧。”
老太君一怔,蓦地“呵呵”笑开,本来沉郁的面色在这一笑后,也清明朗亮了许多。
明思抿抿唇,继续道,“而且,这回不仅只是关系到我自个儿,还有我娘——”说到四夫人,她的眼神柔和了许多,“若是爹此番出了事,娘还有我,若是我再有个意外,我娘只怕就活不了了。”
老太君面上的笑意也敛住,轻轻颔首。
“而这胡汉一家,也并非这几日所想。其实,在几月前,我便有想过了。”明思静静地望向老太君,目光宁静,“前年,我离开大京后。先走的西边,然后一直向东。一路上,看了很多,也听了很多。以前,只是从外面偶尔听闻,要不就是从下人口里听了些。可这一年多,我才知晓,老百姓过得有多么艰难。家境好些的,一天能一顿干米饭,两顿稀粥,还得掺粗粮。可若是家境差些的,一天能有两顿稀粥粗粮,就算不错了。这还不是荒年一个村子百十余户人家,卖过儿女的竟然就有三成。而且,有些村子,几百号人除了一两家有几分地,其他的,都是佃户。这些佃户,每年收成能留在手里的不足三成,还要除开来年做种的种粮”
老太君也悚然而惊。
对于民间的日子,她是听闻过不少,却未有明思这般细致的描述和数据。
明思淡淡而笑,“此番胡人胜,一是有赖其多年筹谋,里应外合,也是有赖于其兵强马壮,万众一心。而大汉败,却是败在民心!胡人自苍郡而入,数十万兵马,纵然是化整为零,也不可能全然无波。纵然是襄城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