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部分(第1/4 页)
包不同一怔,“不是姑娘出的?那是何人?请蓝彩姑娘告知在下,也好让在下感谢一二。”
蓝彩道,“乃是听小姐的陪嫁嬷嬷说的,她已告假归家。奴婢会转告谢意的。”
包不同“哦”了一声,见蓝彩转身,赶紧上前一步,将布匹递了过去,“这个还请蓝彩姑娘收下——不论谁出的主意,也要多些蓝彩姑娘有心才是。”
蓝彩淡笑摇首,“不必了,包副将带回给家眷自用便是。”
言毕,提步而出。
“蓝——”包不同张口喊了一字,蓝彩却未回首,只得无奈顿口。
低头看着手中布匹,挠了挠头,“我还没老婆呢。”
第一百四十一章新张大吉
收费章节(12点)
第一百四十一章新张大吉
流光如逝水。
十二月二十八,大京下了今冬的第一场雪。
两日后,建熙十四年的新年便到了。
府中下人领了蓝彩派发的红包,打开一看,皆是喜上眉梢。
包不同半月前便离开,明思则同两个丫鬟一起安安静静的过了一个除夕。
这一月中,明思也出去过几回,皆是去朱雀大街查看相关进度。后来天气渐冷,又因每次晚归见方管家似有异色,便未再出门。只将诸事交托阿刁打理。
前日蓝灵来报,眼下诸事已备,只等开张大吉。
明思暗忖片刻,将开张日定在了初五“破日”。
大汉朝廷初三开始天庆,休沐五日,初八开始上朝。
定在初五正当合适。
当日也是嫁妇归宁,回了纳兰侯府之后,晚间也正好寻机会出去看看。
到时候少不得也得用方世玉的身份亮亮相,借司马陵那“义商”的招牌狐假虎威一把。
如今秋池不在,这个方世玉的身份唯一顾及的便是司马陵。不过这都过了这么几个月了,方师长那里也没再传来什么消息。堂堂大汉太子日理万机,也未必记得自己这么一个无名布衣。
经过郑国公府的那次,明思深深明白在大京这种地方做生意,没有后台是不成的。
如今也没有别的依仗,富贵险中求——也只能冒一次险了。
就算待太子知晓,“方世玉”也该回了寿山郡了。
蓝彩却忽地想到一处,“小姐,若是用方家的名头开着白玉楼,那日后小姐如何交于秋将军?”
明思笑道,“我本来就未想过日后用自己的名头交给他。我还他的情,只求自己一个心安。方家既为‘义商’,拥军乃是正理。秋池其人并非细节之人,到时候由方师长出面,想必他也不会疑及其他。”
帽儿深为钦佩,看着明思的眸光中充满了对自己小姐高风亮节的赞美。
明思却只一笑,不予分说。
这般做的缘由当然不仅于此。
其一,若秋池知晓真相,就算领了这份情,只怕心中也会膈应。军旅之人,多少有几分大男子主义,真个是拥军还好,若知她是为还情,心中难免会不自在。
其二,自己隐藏了这么些年,当然不会在最后还暴露真相。秋池为人眼下看来虽还算得是正人君子,但观其言行,却并非是擅于掩饰之辈。他又同太子亲近,他日一个不小心漏了真相,恐惹司马陵生疑。
就算自己一家离开,但四老爷毕竟在朝为官,还是小心为上。
筹谋了这么些年,不要在最后留个尾巴功亏一篑。
这些年能藏得好,只在“低调”二字。自己心里却是明白,四房诸事其实是经不得细查的。
自己不过稍稍露了些形迹,不就惹了老太君的疑心将四夫人的身份给查了出来么?
还好是老太君,若是府中其他人,只怕麻烦就大了。
自那时起,自己便再三叮嘱自己: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凡事三思,安全第一。
很快初五便到来。
破日之后,万事皆宜。
这日一大早,明思便带着两个丫鬟和一车备好的年礼回到了纳兰侯府。
请安拜见自不必提,晚膳又阖家团聚于正德堂。
明初的亲事已定,婚期定在三月初八,就在太子大婚之后。
府中唯一出嫁归宁的如今也只得明思一人。
此番晚宴便受了荣宠,老太君特意将她召到了自己身边落座,反倒把大夫人三夫人挤了开去。
明思也乐得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