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部分(第3/4 页)
这么高兴做什么?
“怎么现在议亲?”四夫人也不解,“不是宫选还没过么?”
“四弟妹你怎么连这个都不知道,”二夫人惊异的摇首,又带着科普的口气,“明初是庶女啊,庶女是不参加宫选的。咱们府里只有在年限内的嫡女才能参加太子妃宫选,至于常妃,那是咱们侯府自选的。”
原来如此——难怪二夫人这么高兴!
嫡女宫选,常妃自选。也就是说太子妃人选是由皇室决定,而常妃人选,在纳兰府来说,应该就是老太君决定了。
让明初议亲,那说明老太君已经否了明初做常妃的可能性。
二夫人之所以欣喜雀跃,是觉得二房三个女儿被老太君挑中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原来这般啊,“四夫人倒未想到那么多,赞同的点了点头,“明初今年好像二十了,也是该说亲了。”
二夫人端起茶盏抿了一口,“可不是么?按我说,早两年就该说了,初丫头那性子太郁了些,大嫂又拘得紧,不像我那几个丫头,性子又好,平日里爱说爱笑的又会体贴人,同姐妹们也处得和气。”
四夫人笑了笑,没有接话。
二夫人丝毫没有冷场的感觉,其实明思这次还真想错了。她此番来的确未有什么其他的盘算,纯粹是心中喜悦,想找一个说话的对象来倾诉她内心的亢奋。
得知了老太君让明初说亲的消息,她犹如看到了近在眼前的光明。
太子妃自然是从明柔明汐中选出,而府中其他的女儿,明思长成这样,老太君自然不会选。剩下就只三房的明宛。可明宛比明柔明汐小了五岁,按四大侯府历来的惯例,常妃的人选是为太子妃选的,太子若要美人,有大把的夫人可册封,所以这常妃的容貌必定不会太美,而年纪一般都会比太子妃大些。
这样一盘算,她心中已经有了九成的胜算,如何能不喜?
欣喜之下,便很想将这种快乐“传播”出去,前日才得了消息,昨日她就已经回了一趟娘家。
而回到府中,自然就想着来鸣柳院走上一糟,分享一番。毕竟,这样的心思她总不能去找大夫人同三夫人表露。
三夫人向来不怎么搭理她,而大夫人这段时日脸色阴得都快滴出水了,她当然不会去触霉头。
人心情好了,看啥都顺眼。
二夫人将茶盏放下,又笑眯眯的看着明思,“明思在别院可有读书习字?”
怎么突然关心起她的学习来了?
明思一怔,中规中矩的答道,“读了一些,也写了些字。”
“有就最好不过了,”二夫人笑容亲切,“我也知道你素来是个用心的,我原先还担心你这几年身子不好,只怕学业上有所耽误。这回皇后办的中秋女儿节,咱们纳兰府可得挣足面子才是。”
女儿节?
明思同四夫人对视一眼,均是不解,这又是什么说法?
第八十九章巧婢妙探
收费章节(12点)
第八十九章巧婢妙探(一更)
看着明思母女的神情,二夫人笑道,“旨意今早才下的,想必今明两日老太君便会说了。你们一直在边郡想是不太清楚这宫里的规矩。这女儿节啊,是每代太子妃宫选前都必有的。不过具体的日子却是由皇后娘娘定下,这回咱们的皇后娘娘想是想借着这中秋的喜庆,所以定在了中秋日。京里三品以上的各家贵女可是都要参加的。”
女儿节,宫选前,读书习字——明思将几个关键词联系起来,很快心里便有了几分猜想。
这应该类似于“国庆大阅兵”,国家领导人要对各系“部队”进行一番检阅了。看看身为“皇后生产中心和培训基地”的四大侯府是否恪尽职守的严格执行了生产质量的把关。
二夫人那句“咱纳兰府可得挣足面子”也是理所应当,毕竟这次的太子妃是要出自纳兰侯府,当然不能弱了名头。
不过,应该也不单纯是看纳兰侯府的小姐,同样对其他三大侯府也是一种无形的督促。
家风代代相传,并非一蹴而就。
而其他的大家小姐虽不免有些绿叶衬红花的意味,但若是能在这样的时候表现一二,那对于提升自己出嫁的身价,也是大大有帮助的。
明思垂了垂眸,若是这样的话,那这个女儿节只怕各家小姐都会使出浑身解数。
就不知“竞赛”章程是如何的?
大京三品以上的各家贵女,除开未有出嫁的和年纪太小的,少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