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3/4 页)
与苏琳对视时没有露出恶意,看上去比较老实,被苏琳留了下来。
按照王府规矩孺人生产时身边要配备四个产婆,但根据孺人的身家背景不同产婆的数量也是可以控制的,没有绝对,不过苏琳的背景是不差,可也好不到那里,典型的有地位没权钱,前身记忆里其父亲生前家里倒是很富裕,可其父亲去世后家里就突然断了财路,最直观的印象就是每年几十套甚至上百套的新衣服直接缩减为几套,饰品胭脂之类的东西从那以后一直到要嫁进王府就再也没有买过,吃喝的在质量上没怎么变数量上同样锐减,原本成群的奴隶也被其母亲不断地给发卖掉了,一两百个奴隶在四年间只剩下八个,前身出嫁时留了七个在家里照顾病弱的母亲,只带进王府了一个——就是瑜娘。
前身记忆里家里的银钱在母亲几番生病时都花销得差不多了,苏琳虽然从前身记忆里发现了些许蛛丝马迹,不认为苏府真的一穷二白了,但是前身母亲在前身嫁进王府时确实只给了前身两千两白银,按照这里的物价,一个烧饼三个铜板,一套粗布衣服两百到三百个铜板左右,一千个铜板等于一两银子,三五两银子就差不多够一个普通人一年的吃用了,两千两银子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这确实是一笔极大的财富,可是前身六岁到十岁之间撇开她娘亲为她精心的衣食住行不算,一年纯粹的零花钱都差不多这个数了,进了王府光打赏下人都不怎么够用,想要添置点自己喜欢的东西也只能想想,这从某种程度上表达出了其母亲对待前身嫁入态度,磨练或者其他,所以苏琳不觉得她生产的时候,苏府会突然变富变得有权势来帮她。
因此苏琳生产时待在她身边的产婆就只能从长孙氏送来的人中选择了,苏琳自然挑得仔细,长孙氏生产时肯定配备地是王府最好的产婆,但那么长时间一盆盆血色污水从屋子里送出来,总让人觉得长孙氏真是九死一生,三个多月过去了,苏琳依旧心有余悸,唯一的安慰是她把自己那点浅薄的前内小心翼翼散布在肚子集中精神查看时,隐隐约约能感觉到包子的头是朝下的,胎位是正的。
让尹焉送走尹诺,又让莲娘安排两个产婆在琪院住下,苏琳去了书房看话本,把尹焉从长孙氏那里带回来有五个月了,苏琳只能说尹焉不愧是长孙氏身边的得意人,规矩自然没得说,举止比起景柳景红等更加标准且流畅,也才十八岁左右的年纪,说话严谨又圆滑,无论苏琳从任何方面试探,甚至连续找她说话说了几天,都没有听到一点点她想要的有用消息,甚至让苏琳感到些许佩服的是尹焉说的话听起来竟然没有怎么重复,即便她一个问题反复问几遍,尹焉说的都是一个意思,可言词上就是不会重复让人感到厌烦,毫无疑问是个人才,再者是尹焉的心态和对苏琳时时刻刻都恭敬认真的态度,没有半分虚假的意味,至少苏琳看不出也感觉不出尹焉是在应付或者玩弄虚情假意,令人即便知道她的一些心思也不会讨厌她。
只是尹焉虽然对苏琳很恭敬,但也没有说因为待在苏琳的琪院里所以就朝苏琳靠拢、以此来获得暂时的好日子的意思,她偶尔泄露只言片语和情绪表明她始终都保有对长孙氏的高度忠心和绝对尊重,将长孙氏与苏琳分得清清楚楚,言行举止明明确确地告诉苏琳:她尹焉的主人只有长孙氏,她尊敬和认真对待苏琳纯粹是因为苏琳是李世民的女人且怀有李世民的孩子,是这府邸的主子之一。
长远的眼光,坚定的心性,一定的才华,处世为人手段又比较高明,一个让人羡慕且想得到的奴隶,可惜不是自己的,自己暂时也没那个能力去收服,无奈之余也有些遗憾,苏琳翻了一页话本,无论如何,她是感谢尹焉的,不管尹焉出于什么原因对教她识字念书这么认真,都不可否认尹焉确确实实耐心而认真地在五个月内教会了她许多字,能让她看懂一些繁体字的简单书籍,在养胎期间的心情一直还不错。
尹诺与尹焉并排走,四个没被苏琳挑中的婆子跟在她们身后十米左右的地方,尹焉见出了院子,路上也没什么人,双手规规矩矩地放在腹部,微低着头,声音清浅也明晰:“阿诺姐,苏孺人再有不到半个月就要生产了,而且她也识了不少字,普通的书本册子差不多都能通篇看懂了。”她是不是可以回王妃那里了?虽然她在琪院没有什么活计做,比起怀孕的苏孺人还要轻松,但是苏孺人到底不是她的主人,总呆在苏孺人身边也不是个事,如果因为她长期离职而导致王妃重新选个大丫鬟顶替她的位置,她就亏大了。
尹诺头也不扭,平视前方,步子按照熟悉的规律迈的稳当,声音听不出起伏,显得有些冷漠。“苏孺人没有开口,你瞎想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