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游戏竞技 > 科幻系列书籍 > 第82部分

第82部分(第3/4 页)

目录
最新游戏竞技小说: 仙魔录:轮回之主这城有良田之霸道总裁被强爱瀚文与武杰永劫:你一个富二代竟喜欢打电竞哈利波特:过去归来之人祁同伟弃政从商,沙瑞金给我敬礼还珠格格之香妃重生约战,选我当主角?大可不必!天空之光海虎:龙之归途诗魂落魄迷踪诱尔为臣网游:重生之网游降临现实之前乱七八的文影视综清穿从夏冬春开始世界游戏,无限进化到底是不是三国上古卷轴:龙裔记事本【五夏】挚友是你们小情侣的借口老公丧尽天良,夫郎疯癫入场

科幻文学,迄今为止没有什么发表评论的阵地。作者们的创作经验只好私下里交换。对于无法接触到作者的读者来说,理解式阅读也是很难进行的。

第四卷:科幻的艺术规律 九章:科幻小说的鉴赏(3)

第三节:作品的流行与欣赏

说句无奈的话,这年头多好的东西埋没了也就埋没了。《思潮与文体》43页,雷达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在文学评论界,有“文学现象”和“文化现象”的区别。一部作品在文学上很有价值,是文学现象。一部作品很流行,则是个文化现象。评论家固然也研究流行作品,但多半是从文化传播的角度去研究。好作品和流行作品之间并不是划等号的。

但是,一部作品在社会上是否流行,极大程度地影响着鉴赏心理。笔者有一次主持科幻讲座,某位大学生读者问我,您知道现在什么科幻小说流行吗?当时我就很奇怪,他不是问我认为得什么作品优秀,而是问我流行与否。这后面的心理动机是什么呢?这就是典型的从众心理。一种怕“掉队”,怕被别人说成是“老土”。这么有名的小说你竟然没读过?这么有名的歌星你竟然不知道,对于许多读者,尤其是年轻读者来说,这似乎是个严重的问题。他会感觉到自己被从同龄人的圈子里隔绝开来。

青年们特别强调个性,其原因正是因为他们的个性并不成熟。就象饿肚子的人才强调粮食一样。妨碍青年人个性成熟的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容易受流行趋势的影响。这种心理特点是否有几千年之久不得而知,至少近现代史上是如此的。从社会心理学角度,也是个普遍规律。对于艺术作品而言,无论创作还是欣赏,保持个性是第一位重要的原则。而追逐作品的流行性,正是消蚀个性的行为。因为一个人的时间精力毕竟有限,让流行的东西充满你的时间,意味着你和大部分人最终没什么区别。他们看什么、用什么、玩什么,你也看什么、用什么、玩什么,最终,你怎么能拥有你自己的个性呢?只关注于流行作品的惟一好处,就是让你在和他人交流时,共同语言多一些。但这是以你的平庸为代价的。

从文学作品的表面上的传播史,可以把流行类型划分为以下四类。头一类作品可以称为“长寿型作品”,它们一问世就轰动,就很流行,到今天仍然流行。比如凡尔纳、威尔斯或者倪匡的科幻小说,都是这类作品的代表。用出版界的术语来说,它们已经成为“常销书”——细水长流,每年总能卖出一部分。用文学本身的术语来讲,它们可以称为经典类作品,代表着一个文学门类的特色。因为不可能每一代读者都缺乏欣赏眼光,让滥作鱼目混珠至今。

第二类作品可以称为“流逝型作品”。它们发表时就默默无闻,今天更不为人所知。如果有专业工作者的发掘和非商业的传播,它们或可免于被人遗忘。如清末的文言文科幻小说,就其艺术价值来讲并不低。但它们生不逢时,当时无法流行开来。现在更没有消费价值,只能供研究者阅读。更有许多作品则是彻底流逝,以至于我们已经无法看到它们了。

对于现代出版业和文学界来说,“流逝型作品”其实占绝大多数,可以说是文学金字塔的塔基,甚至塔身。我们之所以很少感觉到它们存在,正是因为它们出生不久就消失的原故。它们已经被回收到造纸厂化浆了。绝大部分作品流逝的原因,主要还是作品本身不过硬。但也有极少数作品,属于被埋没的黄金珠玉,盼望着后人中有慧眼相识。

第三类作品可以称为“轰动型作品”。发表时轰动一时,如今则只能从文学艺术史里找到。笔者在撰写科幻文学史时,就深深感慨于此类作品的命运。有些甚至晚于九十年代才出现的作品,曾经轰动一时,现在却已经无人提及。

对于历史上曾经轰动的作品,我们或有隔岸观火的感觉,但对于刚刚冒出来的流行作品,我们并不知道它们将来会成为“长寿型作品”,还是“轰动型作品”。在这个时候,不为“流行”所动,坚持自己的审美标准,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哈里波特》与《指环王》都流行。后者在西方文学世界是长寿型作品,而前者的命运如何,仍然要靠时间的评判。

第四类作品,可谓“掘起类作品”。出版时默默无闻,几乎过了一个、两个时代,它们却流行开了。比如钱钟书的《围城》,初版时无人理会,四十年后才大放光采。钱老毕竟活着看到了它的价值被人发现。更有许多作品,甚至作者生前都没有看到它们得遇知音。比如科幻作家菲利普迪克。生前穷困落迫,死后享尽哀荣。令人感叹万分。

文学史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目录
无限BOSS今天也在咸鱼重生之木槿花开那七年的爱第九张卡片上午咖啡下午茶穿越之纵横日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