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部分(第2/4 页)
们手上,早晚会生出大乱子。只是这些人都是出身世家,那些老家伙闹起事来比较难办,还照之前的计划吧,但凡敢闹事的一律清洗掉,朝廷也需要换一次新鲜的血液了,机不可失。”孙棣沉声说道,可是李策的神色却有些微愣,他突然转过头来,问道:“孙棣,你听没听说过,得民心者得天下?”孙棣一愣,缓缓的皱起眉头,过了许久,才喃喃说道:开玩笑吧,若是这样,那岂不是要寺庙里的和尚当政?”
李策顿时一愣,过了恍然一晒:哈哈,你说的对”,
当晚,血洗如期进行,无论是参与其中,或是保持观望态度的势力,都遭到毫不容情的清除。但是行动开始之后,李策却在计划上有了一点小小的改动,变原本的处决为剥夺官职、没收财物、抄家流放。虽然在外人看来,这种改动所引发的结果没有什么改变,但是相较于基层的百姓,却有全然不同的说法。
这不过是帝国对于高享俸禄却不干实事的官员的罢免,绝不是什么强权的清洗!”
代表百姓口舌的御史台下层言官们在大声叫嚣着,虽然,他们的声音很快就被贵族们的怒吼声掩盖住了。但是百姓们的立场已经表明的很明显,看到贵族老爷们家破财尽的被赶出帝都,他们觉得简直比过年还要兴奋。没有人流血,除了惹了大祸的中央军没有军方牵扯其中,于是,这一场变乱就演变成了政治同题,给朝堂上剩下的一群文官们又一个扯皮叫嚣的话题。
唐皇坐在高高王座上,郁闷的给儿子收拾烂摊子,看着下面的老头满面红光的你踹我一脚我掐你一下打的不亦乐乎,最后干脆眼睛一闭睡起觉来。柳阁老放声大哭了两个多时辰,终于打算停下来喝口水,于是安静下来的朝堂上就响起了响亮的鼾声。柳阁老一听,差点一个倒栽葱从阶上栽下去,正想扑上去再哭一场,却听身后有人轻声说道:“皇上勤于政事,操劳国事,已经疲累成这样了。”
于是,众人立时缄默,憋憋屈屈的静候伟大的唐皇熟睡醒来。可怜了柳阁老,他此时还是阶上跪着呢,为防饶了皇帝的好梦,他只能跪在那里,下朝的时候,这位三朝元老,大唐的脑骨之臣,已经站不起来了。
卞唐烟雨,一派水色风光,就连政变都是风轻云淡波澜不惊的。秋叶枫红,李策坐在万干金菊之中,一身长袍飘逸翩翩,正在喝茶品茗,这时,一名内侍突然跑上前来,恭恭敬敬的跪在地上,奉上一封金皮诏书,正是天子印绶。
李策悠闲的打开,只看了一眼,一口水却险此喷出来,脸色顿时大变。孙棣在一旁问道:,什么事?皇上怎么说?”
李策苦着脸,几乎要落下泪来:父皇让我等着。”
显然已经习惯了这时父子的无厘头相处方式,孙棣哈哈一笑:“那殿下您就等着吧。”
当天下午,李策带着大包小包逃出皇宫,车马绵延一百多步,无赖般的住进了孙棣孙尚书的府上。朝廷上的老臣聚集在柳同老的府中,叽叽喳喳的汇报着最新战果。柳阁老绮老卖老的一捏胡须,高深莫测的说道:“皇上必定大怒,要惩办太子,所以太子才会逃出皇宫,这证明我们的力谏还是得到了初步的胜利,各位大人,我们要再接再厉,趁热打铁,再上一层楼!”众人纷纷点头应是,手握拳头信誓旦旦,一副苦大仇深的烈士模样。
当晚,诸位朝中脑骨告别了柳阁老,纷纷推辞了和别人同路的同行邀请,而是编撰各种理由独自上路。半个时辰之后,孙棣孙尚书的府邸,顿时热闹了起来。诸位大人们一个个好像做贼一样,偷偷摸摸的摸上门来,压着嗓子轻声喊道:我有重要情报,请见太子殿下!”笑话,经此一事,谁还能将这位深藏不漏的太子殿下当成摆设,也只有柳儒呈那样的老古板才会看不清世事。想让自己当出头鸟,做梦!
忠臣可以做,人也可以耿直,但是如果要以性命来成全名声,那还是免了吧。您爱做烈士,恕我不奉陪了。好在,这位终日跟随在太子身边的年轻的孙尚书还是比较通情达理的,他将这些大人们一个一个接进府来。对他们紧张兮兮诉说的情报一直报以甜蜜的微笑,并且对这些精忠报国……声声全力效忠太子的大人保持着崇高的敬意。所以,在他们再一次无耻的请求不要将他们今晚进府的事情张扬出去的时候,孙棣也保有很好的风范,丝毫没有半点鄙视和瞧不起的态度流露而出这些墙头草们感动啊,还是太子殿下身边的人通情达理啊!他们保证,他们愿意继续潜伏在居心叵测的顽囡派一方,随时将那边的消息传递给英明的太子殿下。孙棣很开心的答应了他们的请求,并请他们进方厅喝茶,说太手正在休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