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2/4 页)
石越听桑充国抱怨这些,不禁好笑,〃长卿你也太杞人忧天了,明理院的人太多,就把他们的课分开,不用排那么满。况且明理院二年级了,教授只上大课,小课比较少,怕什么?至于辩论,对他们将来有好处……〃
〃不错,他们经常辩论,能于经义中发现新义,也是好事。日后我们白水潭学院的学生参加科考,一定会很出色。子明在明理院前刻下〃文以载道、学以致用〃八个大字,很合吾心。〃孙觉一边摸着胡须一边从外面走了进来。
一起进来的二程也点头称是,理学家对于学以致用,是绝不反对的。虽然后世有人往往将科举与理学混为一谈,但实际上当时有不少人却是因为觉得科考于世无益,而改学理学的。
石越连忙转过身来,一面行礼一面笑道:〃原来是孙大人,伯淳先生(程颢)、正叔先生。〃桑充国也赶忙起身见礼。
孙觉和程颢微笑回礼,程颐也淡淡的回了一礼。
程颢笑道:〃子明,我们是来找长卿商议一件事情的。〃
※虹※桥※书※吧※BOOK。
第71节:第四章 学术与政治(10)
桑充国请众人坐了,一面向石越解释道:〃孙大人、伯淳先生、正叔先生,还有邵先生等人都说学生们在辩论堂辩论,有不少言论颇有可采之处,希望能整理了刊印,而不仅仅是贴在学院之内。〃
石越笑道:〃这是好主意。〃
桑充国皱了皱眉头,不满的看了石越一眼,〃只是这些言辞,颇有不训之处,刊出去,有很多观点会让人笑掉大牙的。〃
程颐点了点头,〃长卿所言不错。〃
石越笑了笑,说道:〃这事无妨的,其实竟可办一《白水潭学刊》,每月一期,让学生们把自己的心得写成文章投稿,由诸位先生组成编审会,专门审议文章能否在《学刊》上发表。这样就可以保证质量了。而无论学生和先生们,只要文章在学刊上发表,皆给一定的润笔,谓之稿酬。这样可好?〃
程颢想了一会,笑道:〃这又是个新奇的好办法。〃孙觉也觉得甚好,程颐却问道:〃若是编审会意见不同,那又如何?〃
石越笑道:〃这又不是科考,虽不能太宽,也不必太严,依在下看,倘意见不一,只要编审会有两人同意,不管他人同不同意,都可刊印。〃
桑充国主持校务近一年,已是精干许多,想了想,道:〃诸位先生太忙,若真要创办这个学刊,学生中优秀俊逸者,可以选一二人来帮助处理琐杂事宜。另外既是白水潭学刊,则明理院和格物院不可有偏颇,三分之二明理院的文章,三分之一格物院的文章,这样方见公允。明理院的文章由明理院的先生们审议,格物院亦由其自己选。如此可好?〃
众人又议了一回,觉得他说得不错,便算是议定了。石越待二程等人一走,便拉着桑充国往门外走去,笑道:〃这样秋高气爽的好日子,把校务先放一下,到白水潭附近逛一逛去。〃
二人也不坐马车,各自牵了一匹马,沿着白水潭学院的小路慢慢往外走去。整洁的水泥小路,良好的植被,树丛中隐约出现的古典风味的建筑,挽绺徐行的石越忽然有一种〃梦里不知身是客〃的感觉。参预白水潭学院后期规划的人,都是胸中大有丘壑的人物,从美学上来讲,白水潭学院的确是很有欣赏价值的。想到实际上是自己缔造了这一切,石越心中又有了一种骄傲的感觉。只可惜这一份成就感,没有人能够和自己分享,他毕竟是有太多秘密的人。
和桑充国一边品评路边的菊花,一边享受凉爽的秋风,不知不觉便走到了白水潭之外的村落里。桑充国笑道:〃子明,我有点渴了,找户人家讨口水喝吧。〃
他一提起,石越也觉得自己有点渴了,便笑道:〃好啊。〃上马看了一下远处,扬鞭指道:〃去那里吧,那里有户人家。〃
二人催马来到一处农户房前,这是一栋白水潭附近很普遍的红砖平房,一个八九岁的小女孩和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在门前玩耍,见有生人过来,毕竟是白水潭学院旁边的小孩,倒并不是很害怕,男孩略带羞涩的问道:〃你们找谁?〃
石越弯下腰,笑着摸了摸小男孩的脸蛋,〃我们来讨口水喝,你怎么不去上学?〃白水潭的村民的子女,都可以免费进蒙学就读的。
〃哦,二妹,去倒两碗水来。〃小男孩转过身招呼她妹妹。看着小女孩清脆的答应一声,跑进屋里,桑充国也笑着摸了摸了小男孩的头,问道:〃家里大人呢?你为什么不上去学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