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2/4 页)
千,五千美女都知道了。机关泄露,于是宫中户户插竹,处处撒盐,倒成为洛阳后宫的一大风景。
天下一统,经济稳定,百姓安居。司马炎因此认为再没有什么力量能够威胁自己的江山,晋朝已是固若金汤,该是删减常备军的时候了。司马炎下诏:“悉去州郡兵,大郡置武吏百人,小郡五十人。”西晋实行州、郡、县三级行政制,大约相当于现在的省市县三级。就是说所有的省都没有常备军,省下面市级单位的现役部队中,重要市的军官只有一百人,这些军官大约可配备一千人的兵力,普通市的现役军官只有五十人,大约可配备五百人的兵力。兵役是东汉末年以后农民最沉重的负担,司马炎免除了这个负担,对国家经济发展的意义重大,但这暗含危险。因为各王的势力实在是太大了,这些王族如果叛乱,中央政府根本无力控制局面。这就为后来的“八王之乱”埋下了一颗危险种子。
一切安顿好之后,司马炎便开始享受人生了,荒淫纵欲,声色犬马,带头大搞奢侈浪费,早把自己过去制定的那些勤政节俭的规定抛在了脑后。在司马炎的表率下,大臣们更是豪奢成性,贪鄙成风。《晋书》中评价说,在中国史上历代大朝的开国皇帝中,像司马炎这样胡搞的人,只有他一个。
驸马王济喜欢骑马,他花重金买下一个跑马场,周围挖上深深的壕沟,在壕沟里面铺满铜钱,一直填满壕沟,人称“金沟”;他家里吃饭用的碗碟都是琉璃所制,称作“玉食”;吃肉只吃小猪肉,而小猪都是用人奶喂养大的,然后用人奶蒸熟,号称“人乳猪”。
太傅何曾,不但帷帐车服,穷极绮丽,吃饭更是吓死人。一天要吃掉价值一万钱的珍馐。何曾的儿子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后来又把每日伙食费提高到二万钱。种种奢靡,举不胜举。权臣贵戚,争奢斗富,直把京都洛阳粉饰成一个纸醉金迷、花天酒地的世界。
车骑司马傅咸还算是个正直的人,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上疏谏道:“现在晋朝刚打完仗,人丁还不多,地广人稀,生产力严重不足。皇上您这么搞,国家可能承受不住。”
司马炎笑道:“你错了爱卿,现在我晋朝国富民足,摆摆阔气又有何不可?你这是杞人忧天啊。”傅咸知道劝不动司马炎,也就罢了。晋朝的奢靡之风,从此越来越盛。发展到最高潮的时期,便出现了历史上最著名的石崇和王恺的斗富故事。
石崇是前大司马石苞最小的儿子,参加过伐吴战争,因功封为安阳乡侯,在荆州做刺史。石崇在荆州时,大肆搜刮民脂民膏,还嫌不够,又亲率士兵出去抢劫来往的客商,就是外国使臣也不放过。调任京城后,他在洛阳西北郊外建了一个别墅,叫做“金谷园”。此园宏丽雅致,松竹流泉,清幽滴翠,又有美女数百,绮罗斗艳,兰麝熏香。石崇经常在“金谷园”大宴宾客,所用乐器都是最精美的,吃的饭都是最少见最珍贵的,三陪女都是最漂亮最懂风情的。凡是参加过石崇宴会的人,无不啧啧赞叹,羡慕不已。
但洛阳城中有一个人不服气石崇。这个人是晋帝司马炎的亲舅舅王恺。因为王家数世为官,而且都是大贪官,所以家中聚集资财以千万亿万来计。他听说朝中权贵大臣一个个都在赞叹石崇豪富,便派人给石崇下战书。这个战书不是比武,也不是比文,更不是比谁有才能,而是比谁富。石崇听了当即应战,比就比吧。有竞争才能有进步。于是一场比富大战开始了。
第一个回合。王恺吩咐家人以饴糖浆代水洗锅,石崇立刻让家人用白蜡代替柴薪做饭。这个回合王恺输了。
第二个回合。王恺于是命令用极珍贵的紫丝在通往府前的大道两侧做了一道走廊,这走廊长有四十里,其景是相当壮观的;你不是四十里么?石崇做了五十里,而且用的布料是锦。这个回合,王恺又输了。
第三个回合。王恺用专供皇家御用的香椒涂墙;石崇则用比香椒更为名贵的赤石脂抹壁。王恺再败。
一连三个回合,王恺连败三场。王恺着急了,跑到晋武帝那里哭诉:“我不想活了!”
司马炎大惊:“你还嫌过的日子不好么?怎么就不想活了?”
王恺就把与石崇斗富的事说了。司马炎一听觉得很好玩,便笑道:“我有个轻易不示人的宝物,你要是拿这个和石崇比,石崇一定输。”说完让内侍抬出一个檀香木柜,打开木柜,取出一株光泽夺目的珊瑚树!此树高有两尺,奇枝怪叶,色彩斑斓,别看王恺这么豪奢,这辈子还是头一回见。王恺连称,石崇这个老东西肯定输定了,立刻派人抬着这个宝贝,直奔石崇的金谷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