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部分(第3/4 页)
裂,只需用新的水泥略作修补,待凝固之后,便可全功。”
徐立前听徐玫说完,立即开口道:“若是使用百年不朽,那再耗费几倍,也是值得的!母亲,您的意思呢?”
“的确。”徐夫人道:“如何修,先修何处再修何处,这工作,便由你负责,做一份计划,交给我看一看,再斟酌一番吧。”
她没有不允的道理。
徐家眼下有的是银子,但花钱的地方却不多。甚至,在最后一批迁居过来的渤海国百姓安置完成的半年之后,因为有了大量的粮食、香料、水果等出产,凭着农税和商税,徐元政府就能够实现自给自足,并将有能力供养军队!
徐氏攒下来的银钱,总归也是要用出去的。
更何况,这笔开销,又不是一次性支付出去的。而水泥这种东西,除去政府修路,还有其他种种用途,也是能盈利的!
让徐立前负责,是徐夫人想要看看,徐立前能不能想的全面和长远。
“那玫儿,你可一定要帮我。”徐立前转向徐玫道。
徐玫点点头,道:“水泥生产这一方面,我会同你细细说的。”
不提徐立前如何就此事做出计划,又如何接受徐夫人教导的事情,只说接下了这桩事情,又是好一阵子忙碌,只从四月忙到了八月,她才算将从开矿立窑,到最后成品防水防潮保护运输等等都一一让人上了手,新开始铺设的一条路面也动工完成了最开始的十里一段,至此徐玫才算是将立即弄出的这份差事大致交了出去,不需要她怎么操心了。
大夏的形势非常不妙。却又坚挺着。
从三月起,北面大康和北胡联军就陈兵大夏边境,中旬,立即挥师南下!宣仁帝心知不敌,干脆收缩防线,直接让出了数百里土地,好几座城!
却是空城!
所有百姓全部撤走,牲畜粮食等等能带走的全部都带走,田里土地荒芜没有耕作……宣仁帝实行坚壁清野的策略,只差没有向井水投毒了!
也就是说,联军轻而易举地就拿下了许多土地是不错,但土地上什么都没有,没有人,没有出产!联军短时间内无法得到任何补给,更别提什么以战养战了!
占下的城池需要驻守。要驻守,就得分兵。失去人口的土地想要恢复人气,又根本不是驻守有些兵将就能做到的,需要人口!军队里许多活,也需要人口来替他们完成!
但人口从哪里来?
显然,宣仁帝绝不会放任大夏百姓投奔过去!那联军唯一的指望,就是从他们国内弄来人口!
但还是那句话,若非活不下去没了指望,谁愿意背井离乡!联军总不能向大夏强迫百姓离开那样去强迫他们的百姓南下!
宣仁帝只是放弃了一些土地城池,就给了联军好大一个困局!
而联军恼怒之下强攻大夏防线内的一座城,却不想宣仁帝亲自坐镇城墙督战,更是凭着高绝的武功于万军之中斩下了联军大帅的头颅!
大夏忍辱而战抵抗激烈,联军才遭困局又失去主帅,别无选择,只能选择暂时休退!
此一战,大夏军一扫颓势,士气高昂!
宣仁帝继位登基之后,不温不火许久,此时也获得了拥戴和认同!
而后,宣仁帝又直接补发三年兵饷,新送了一批铠甲兵器,又送来大批粮草牲畜犒劳三军,立即让所有将士士气高到了极点,三唿万岁之后,甚至扬言要反攻回去收复失地!
但宣仁帝十分清醒,拒绝了这种提议。
他此一举,相当于将手掌握拳收回打出,才有了些应对之力,并非真的就能胜过了两国联军!收复失地,根本不符合他的战略要义。
此后,联军几次攻城,若组织人手少,规模小时间短就算了,一但规模小些攻城激烈一些,他们就会郁闷地发现宣仁帝又到了城头坐镇,然后飞身而下,摘下一主将性命!
联军无奈,请得国内武功高绝之士埋伏主将周围想要设伏宣仁帝,但不知为何,宣仁帝却似乎知道埋伏所在似的,根本不踏埋伏圈,舍了主将之人,去寻其他将领斩杀!几次设伏,几次落空!
而联军又混入城池,想要暗杀宣仁帝,但折损数位好手,无一成功!最接近成功的一次,也仅仅是让宣仁帝手臂受伤,明明刀刃上抹了剧毒,却不见剧毒发作!
就这样,之前联军放言许多人预料之中的摧枯拉朽的情况完全没有出现,战况竟然奇迹一般地胶着起来。
徐夫人看到战报,屡屡出言赞叹。连带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