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部分(第2/4 页)
沈儒平看向她:“还有一个人,你忘了么?章家人应该是认得他的,有些话由他去说,比咱们沈家人去说强。”
杜氏怔了怔,张大了嘴:“你是说……胡四海?”
沈儒平点点头:“让胡四海去最好。他一直在咱们附近保护那孩子,如今也在镇上做小买卖,我这就去找他,请他往德庆走一趟。”
杜氏有些迟疑:“章家恐怕未必愿意出手吧?相公,其实大姐有些顾虑还是有道理的,要不咱们直接联系大姐夫……”
沈儒平瞪了她一眼:“德庆距此不过几百里地,十天内就能往返,若是去辽东,少说也要花上一年你觉得胡四海会答应只为送一封信就离开那孩子一年之久么?若是担心章家有变,他大可以先在暗中观察章家人几日,看他们如今生活的情形,揣度他们心志是否有变,再决定要不要坦白相告。十天,只要十天就好了若是章家果然不愿意,至少我们也得了准信,从此死了心,另想法子”
沈氏对自己兄弟的计划一无所知,她只是察觉到兄弟夫妻俩想法上的变化,心中越来越不安。
建文帝坐稳了江山,各地藩王居然没人起兵反对他,连燕郡王也对这种谋朝篡位的逆举不言不语,确实出乎她意料之外,但无论如何,她还是坚信建文帝的皇位坐不长久。且不说他这皇位本就名不正言不顺,冯家野心勃勃,迟早会闹出乱子,而整个北方疆土又有好几位手握重兵、与建文帝有怨的大将坐镇,再加上建文帝本身对成年的庶长子较为偏爱,皇后冯氏所出的嫡子却是排行第二,冯家绝不可能容忍这种事。新朝甫开始便埋下了无数祸根,无论哪一件爆发出来,都会让建文帝的威信大打折扣,所有反对他的人就可以趁机起事,一鼓作气将他拉下皇位等到他气数将尽的那一日,悼仁太子的嫡子便是最名正言顺的继位人选,无论朝野宗室都会赞同这一点的。那时便是沈章李三家东山再起的最佳时机。
眼下她只要静静地等待那一天的到来就好,也许要吃点苦头,可这一切苦难终将过去,她也相信远在辽东的丈夫与儿女不会抛下她不管的,只要等到他派人来,她就不会再受苦了。
可是……暂时的困苦却让至亲胞弟对她的智慧产生了怀疑,这叫她情何以堪?她如今最担心的就是他会自作主张,破坏了她的安排,那么再好的前景也会被毁掉的她不能眼睁睁看着这种事发生,她必须要想办法扭转局面
沈氏努力撑着柴堆站直了身体,想要走回屋里,才迈出两步,眼前便发黑。可是家里人都出去了,院中无人,她身体一摇晃,便重重地摔回柴堆旁。
“大姨”一个少年着急地从西屋跑了出来,扶住她的身体,想要搀她起身。无奈她跌得太重了,衣裙都被院中地面上积存的泥水沾湿,显得更加狼狈,她只能轻轻推开少年:“我不要紧,只是一时头晕而已,别把你的衣裳也弄脏了。”
“大姨……”少年低下头,眼圈已经红了,“您别再为**心了,不值得”
沈氏的脸色有些难看,勉强笑道:“你在胡说什么呢?可是方才你舅舅的话……你都听见了?没事的,他只是担心你,一时急了,便胡说八道起来,其实他是很关心你的,也一心为你将来重返京城而尽心尽力呢”
少年轻笑:“大姨就别哄我了,我年纪虽小,却不是傻子,几年下来,还有什么看不清呢?沈家也好,李家也罢,除了大姨,有几个是拿我当正经外甥来疼的?不过是觉得奇货可居。如今眼瞧着奇货成了累赘,就急躁起来,看到我都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的,当面虽不说什么,背地里都在埋怨我拖累了他们呢。”
沈氏越听,脸色就越发难看:“好孩子,你误会了,这都是没有的事……”
“大姨就别安慰我了。”少年眼中泪花闪烁,“我心里明白着呢,就只有您是真心为我着想,别人不过是面上情。为了我,您甚至连丈夫儿女都不顾了。您放心,也许我一辈子都只能在这岭南海疆做个小老百姓,但我会好好孝顺您的,我会把您当成亲娘一样照顾,无论是谁,都不能欺负您……”边说还边咬牙切齿,面露恨色。
沈氏只觉得眼前一阵一阵发黑,笑得也越发勉强了:“你不要这么想,沈李两家都是你的至亲,有我们在,你一定能回复尊贵的太孙身份……”
少年面露苦笑:“好吧,大姨您既然这么说,我就这么听着。”抹了一把泪,正色道:“大姨,其实我刚才在屋里都听见了,您不必顾虑太多。章家不会出卖我的,当初若不是章家四表叔相救,我早就没命了,又怎会苛延残喘到今日?为了保住我的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