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第3/4 页)
为营,点火以示城中。审配见袁尚救兵来到,点火相应,出兵城外,欲以袁尚里应外合,冲出重围。曹操派兵迎头截击,将审配赶回城中。又挥军击败袁尚。袁尚恐惧,遣使求降,曹操不许。袁尚退兵,曹操随后追击。袁尚部将马延、张凯等临阵投降曹操,军队溃散,袁尚见大势已去,逃奔中山郡(今河北定县)。曹操大获全胜,尽得袁尚辎重、印绶、节钺等物。于是使人拿袁尚印绶以示城内,城内守军崩溃。八月,审配之侄审劳开城门迎纳曹军,曹操遂占领邺城,至此,曹操平定冀州。九月,曹操自任冀州牧,冀州从此成为曹操的政治中心。
第五十章:漳河垂钓3
却说那曹操得了邺城后,把审配押到了面前,冷笑地问:“审配,你可知献门者何人?乃是令侄审劳。”小样的,久攻你不下,如今还不是你窝里反,你的侄儿献城了?
审配一阵苦笑地说:“小侄誓于城共存亡!城破之时,小侄已经先我一步为国捐躯了。”他心里感叹,因为他的侄儿是在城里的百姓可怜,才打开城门投降的。这个城被围困了半年多,城里的粮草已经断了三个月了,百姓已经受不了了。
曹操又冷笑地说道:“我前日到城下,为何城上的箭弩如此之多?”
“审配之恨其少!”审配听了大笑起来,说道。要是当时射死这个奸贼就好了。
“我知道你忠于袁氏,不得不如此,如今城门已破,你可归降我?”曹操很爱其才,问道。
“不降!”审配咬牙说道。
“丞相,此贼杀我一家八十余口!我就是再鞭此贼八百回也难消我恨。愿丞相屠之为我一家报仇!”辛毗说道。他见曹操有不忍心杀审配之意。可是他的一家都死在这个人的手里,他如今已经哭干了眼泪。
“我生为袁氏臣,死为袁氏鬼!不似汝等谗谄阿谀之辈!可速斩我!”审配抬头挺胸地说道。
曹操听了心还是有不舍,忙问:“好吧!你还有何话要说。”
“我主在北,不可使我向南而死。”审配说道。
“死后葬于城北!”曹操说道。
“多谢。”审配说完就走向行刑台,他听到辛毗还在地上痛哭,便转头望了他一眼说:“你兄辛评知你降曹,悲愤而死,临死前托我城破之日,斩你一家八十余口的人是你兄辛评!”他说完转身就去行刑了。
却说了那个辛毗听了,顿时大叫一声,口吐鲜血倒地。
却说曹操命人拿了审配一家和袁绍一家,想全部杀害。就在这个时候,门外来人报:“丞相,门外有一个渔翁说要见丞相。”曹操一听,愣住了,渔夫来找自己做什么?正想说不见。
郭嘉说:“莫非是漳水教主公的那个渔夫?”
曹操一听高兴赶紧说:“快快请进来,快!
“草民拜见丞相。”一个身穿蓑衣,头戴斗笠的老翁见到曹操吓得两脚发软,竟然跪了下来说道。
“先生请!先生”曹操赶紧把老汉扶起,说道。曹操心里奇怪啊,这个渔翁好像不是那个渔翁,因为这个渔翁声音好苍老,一点也不洪亮。曹操望着渔翁说:“汝来此何事?”
“丞相,草民受人之托,把这封信送给丞相。”渔翁战战兢兢地拿出了一封信,递给曹操说,“那个人说,只有我把这封信递给丞相,丞相肯定会赏草民的。”
曹操拿过信,打开一看“漳水渔翁顿首叩拜丞相,闻得天下者以仁义服四方。如今袁氏已败,公何不宽待袁氏后人,出榜安抚投降兵士,如此天下无人不服丞相之德!莫不望归丞相者!”
曹操看了点头说:“来人,赏金五金。”然后把信递给了郭嘉。郭嘉看了信说:“主公,此人之意,正是我之所想。主公可以按此人之意行。”
“给你书信的人是什么人?”曹操点头回了郭嘉,然后问渔翁说道。那个渔翁手里拿了那么多钱,高兴得心里乐开了花,他没想到曹操会给他那么多赏金。
“那天小人在去河边钓鱼,发现河边有一匹马,小人当时高兴啊,那么高大的一匹马,肯定可以卖很多钱的。我走过去一看,就看到一个年轻的先生倒在地上,那匹马怕我对那个先生不利竟然嘶叫起来了。好一匹马儿。我把那个人放上马背,牵回家去了。他病得可严重了,我给他请了大夫,大夫都说没救了。可是他睡了三天竟然醒了起来。和常人一样。他听丞相抓了审配和袁绍一家老小,就写了一封信,叫我拿过来,还吩咐我要这样打扮。”那个渔翁絮絮叨叨地说了许多,顿时让人受不了。
“好了,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