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部分(第4/4 页)
就常来守寡的儿媳妇家,以各种理由搜刮钱财。
这些雇工家事张家是没有理由插手的,也只能任她去了。然这事却被葫芦和板栗给摆平了。
张家私塾开学后,张郑两家的娃儿便不去村私塾读书,只在自家私塾读书,跟雇工的娃儿同进同出、同吃同学。这些小娃儿在板栗和葫芦的调教和影响下,逐渐学会了应对上门打秋风的亲戚。
也因此,板栗和葫芦得了一批忠心的属下。这就是意料之外的收获了。
且说那些雇工下葬后,周夫子和赵耘来到郑家,问张槐那天山上的闷雷是怎么一回事。
槐子微笑道:“是菊花让人去山上,将那大冲天炮埋了一捆在山洞里。等板栗一喊话,那边就点燃了炮仗,那声音听起来可不吓人。”
赵耘听了大笑起来。周夫子也笑道:“原来如此。为师糊涂,想了一晚上也没弄明白是何缘故。”
处置完死难雇工的事后,张家依旧忙碌不已。不说张大栓、槐子和板栗整日在外忙碌,就是何氏和小葱也没闲着。
忽然偌大一个家没了,就算手中有钱,从衣食到住行,那些杂七杂八的东西添置起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场大火过后。张家最直接的损失就是没地方住了。他们又不想去集上住,嫌不方便照管家业,只能暂居郑家,依旧住在被郑家买去的老宅。
再有就是山野斋关门了。因为几百盆盆景被大火烧得干干净净,没有一两年工夫。甭想培育出新的盆景来。光这一项,张家就损失近两万银子。
倒是做荷叶鸡的作坊,换个地方买了家伙,立刻就开张了;腊味作坊在山下,没有受到波及;竹园的鸡也都没有损失;粮仓也不在山上,未受到波及,因此也不用为来年人畜食用的粮食操心。
因槐子觉得,把粮食往山上搬太麻烦,因此就在竹园山下划了一块地。建了粮仓和住宅,让刘小四娶亲后住在那,又迁了几户佃户在附近,一起守护粮仓。也正因为如此,平日在山上照顾盆景的刘小四才能幸免于难。
腊月十五,天气晴朗。菊花身子好转,终于起床,来到院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