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3/4 页)
看不顺眼的人,还要低眉逢迎……你何必让自己这样辛苦?”
“等国事平定了,自然会改。”李承毓轻舒一口气,“今夜多亏有你,他们见你这样为血月着想,当然不好再置身事外,只是这镯子……你真的要送出来?”他举着那镯子,“你现在收回去,旁人不会知道的。”
她勾唇一笑,“都当着这么多人面前送了,哪有收回来的道理?我说话向来一言九鼎,但是在你这里前前后后送了三次东西,竟被连打回两次,这第三次,不要再打回来了,否则我的面子也没处放。”
他淡然一笑,“你又岂是个讲面子的人?你这份心,我代血月百姓谢了。但你这双镯子,意义重大,我还是替你收起来,日后时机合适,也许你还用得者。”
“还有什么时机?”聂青澜故意不让自己的目光凝在那双镯子上,只是轻轻垂下眼睑,“人已不是那边的人了,心也不必再挂念着,否则徒增牵绊。”
李承毓凝视着她颇为黯然的面容,轻声说:“有牵绊并不是什么罪孽,若心无里碍,就成了出家人了。难道你要出家吗?”
聂青澜挑眉一笑,“来血月和出家,在我心中其实是同一种心境。”
李承毓的眼神一震,近前两步,柔声道:“青澜……你把自己逼得太苦了。”
她悚然叫京,虽然曾亲口说过在两人独处时,可以直接称呼彼此的名字,但是却没想到他第一次这样亲昵地叫着她名字时,会让她有种怦然心动的感觉。
而他偶尔的一句话,总能不经意似的击中她心底最想隐藏的柔软之处。
是不是她的戒备太松了?否则怎么能随意给他一个又一个交浅言深的机会?
但当与李承毓四目相对的时候,在他眼中闪现的那抹幽光,似是对她的怜惜,又像是敬佩,让她无论如何也不能再把他当作自己要时刻警戒的劲敌。
第4章(1)
经过李承毓的一番调度,京城周边的难民算是暂时得到了安置,但是因为南方的水患牵连甚广,目前还有大批的难民正向北方迁移。
同时,据说西山的山贼活动频繁,到处搅扰百姓不得安宁,官兵的围剿不力已经激起民怨。
聂青澜这几日天天都去丞相府已经成了习惯,虽然自知帮不上多少忙,但坐在李承毓身边看他办公,倒也觉得自己不是碌碌无为,可以稍微安心一些。
有一日,她见他实在忙得顾不上吃饭,便提议道:“若是实在调派不出人手,不如让我去西山帮你剿匪吧。”
“你?”李承毓讶异地看着她,摇摇头,“绝对不行。你现在身份未定,师出无名,我总不能让你贸然带兵,落人口实。”
“那户部那边还可以支撑多久?”她知道这些日子以来,他一直在积极调拨各地的钱粮支持灾区,但是因为国库空虚,这些支持难免捉襟见肘。
李承毓阖上面前的书函,轻叹道:“大约可以再维持六七日。”
六七日?不过是转瞬即到的日子,过了六七日之后该怎么办?聂青澜没有问,她知道他心中必然也焦躁不安,不好再用这个问题去烦他。
这一日,杨帆兴匆匆地跑来,大声对她说:“将军!陛下派人送东西来了!”
“送东西?”她不解地看着杨帆。司空晨送的若是小对象,属下不会这样兴奋地大声宣扬。
回头去看,李承毓也正看着自己,像是在等她的回答。
她忙说:“我去看看。”一出了丞相府,她不禁呆住,只见绵延数十里的骡马车队几乎把血月京城的狭窄街道堵得水泄不通,所有的骡马背上,都驼运着大米白面等救灾物资。
“这……这是怎么回事?”聂青澜看到一名穿着司空朝官服的官员,正向自己走来。
“聂将军,陛下听说血月遭逢天灾,说两国本是邻邦,虽有旧仇,但此时也该伸手相助。陛下三日三夜不睡,自全国调拨了这些物资,日夜兼程赶送到这里,现在请将军点收。”说着,他掏出一封信,递给她。
信上,依旧是那熟悉的字迹,看得聂青澜心头怦怦直跳。
她心中明白,司空晨送物资是假,帮助自己在血月站稳脚跟是真。这一笔大礼送来,就算血月有千万个不愿意,也不能在这个时候将东西往外推。收了礼,他们就是欠司空朝一个人情,对她聂青澜也必然礼遇。
司空晨的这番心思,可谓用心良苦。
身侧忽然响起李承毓清朗的声音,“请转告贵国陛下,就说血月丞相李承毓,代血月上下数十万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