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部分(第2/4 页)
曪,'六'今者醔异,复欲切让三公。昔孝成皇帝以妖星守心,移咎丞相,使贲丽纳说方进,方进自引,卒不蒙上天之福,'七'
徒乖宋景之诚。'八'故知是非之分,较然有归矣。又尚书决事,多违故典,罪法无例,诋欺为先,文惨言丑,有乖章宪。宜责求其意,割而勿听。上顺国典,下防威福,置方员于规矩,审轻重于衡石,'九'诚国家之典,万世之法也。”
注'一'切,责也。
注'二'论语孔子对鲁定公之辞也。
注'三'汉旧仪云:“皇帝见丞相起,谒者赞称曰‘皇帝为丞相起立’,乃坐。皇帝在道,丞相迎,谒者赞称曰‘皇帝为丞相下舆立’,乃升车。”
注'四'董,督也。
注'五'穴见言不广也。
注'六'曪字伯仁,庐江人也。
注'七'成帝时,荧惑守心,议郎李寻奏记丞相翟方进曰:“唯君侯尽节转凶。”
方进忧,不知所出。有郎贲丽善为星,言大臣宜当之。上乃召见方进,赐养牛、上尊酒,令审处焉。方进即日自杀。贲音肥。
注'八'解见前文。言景公有醔,身自引咎,成帝不然,故曰徒也。
注'九'衡,秤衡也。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也。
忠意常在曪崇大臣,待下以礼。其九卿有疾,使者临问,加赐钱布,皆忠所建奏。顷之,迁尚书令。延光三年,拜司隶校尉。纠正中官外戚宾客,近幸惮之,不欲忠在内。明年,出为江夏太守,复留拜尚书令,会疾卒。
初,太尉张禹﹑司徒徐防欲与忠父宠共奏追封和熹皇后父护羌校尉邓训,宠以先世无奏请故事,争之连日不能夺,乃从二府议。及训追加封谥,禹﹑防复约宠俱遣子奉礼于虎贲中郎将邓骘,宠不从,骘心不平之,故忠不得志于邓氏。
及骘等败,觽庶多怨之,而忠数上疏陷成其恶,遂诋劾大司农朱宠。顺帝之为太子废也,诸名臣来历﹑祝讽等守阙固争,时忠为尚书令,与诸尚书复共劾奏之。及帝立,司隶校尉虞诩追奏忠等罪过,当世以此讥焉。
论曰:陈公居理官则议狱缓死,相幼主则正不僭宠,可谓有宰相之器矣。忠能承风,亦庶乎明慎用刑而不留狱。然其听狂易杀人,开父子兄弟得相代死,斯大谬矣。是则不善人多幸,而善人常代其祸,进退无所措也。
赞曰:陈﹑郭主刑,人赖其平。宠矜枯胔,躬断以情。忠用详密,损益有程。'一'
施于孙子,且公且卿。'二'
注'一'程,品式也。谓强盗发,贬黜令长,各有科条,故曰程也。
注'二'施,延也。音羊豉反。
校勘记
一五四四页七行大将军行有五部汲本﹑殿本“五”作“伍”。按:五伍通。
一五四六页六行*(医)*巫皆言当族灭据刊误删。
一五四六页七行为法名家按:王先谦谓初学记十二引华峤书云“以法为名家”。
一五四九页九行断狱者急于篣格酷烈之痛按:张森楷校勘记谓今说文木部格下云“长木巍保�藁饕澹�┦植繏毾略啤盎饕病保�胱⒁�滴暮希�纱恕案瘛弊旨白⑽摹案瘛弊植⑹恰皰殹弊种�蟆�
一五四九页一三行绝钻钻诸惨酷之科按:“钻”原斗“钴”,注同,径改正。
一五五0页一五行文致谓前人无罪文饰致于法中也按:校补引柳从辰说,谓“前”字疑“其”字之误。
一五五一页六行*(孟)**'仲'*冬之月刊误谓案文并注意,“孟”当作“仲”。今据改。
一五五一页一四行广莫风至则兰夜干生殿本﹑集解本“夜”作“射”。按:校补谓射夜古本通作,故注射即音夜。
一五五三页一三行先是*(洛)**'雒'*县城南集解引钱大昕说,谓“洛”当作“雒”,广汉郡治所。今据改。注同。
一五五六页一行奏上二十三条钱大昭谓晋书刑法志引作“三十三”。
一五五八页九行饷饯不受按:王先谦谓“饯”当作“钱”。
一五六0页九行人从军屯刊误谓“屯”当作“役”,说详下。按:校补谓汉时有卒更﹑践更﹑过更之律,天下人民皆应戍边三日,谓之徭戍。既云“未满三月皆勿徭”,自系言军役,非言军屯,且屯垦者,亦不得归家送葬也。
一五六0页一一行尚书令祝讽殿本此下引刊误谓“案文祝当作役”,宸翰楼覆宋本东汉书刊误作“案文祝当作祋”。今按:刘攽此条刊误,乃刊上文“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