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部分(第4/4 页)
“子闾”。今按:明帝纪注引汉官仪作“子闾”。
九四三页四行惧于臧文窃位之罪按:王先谦谓惧于文义未安,疑“于”当作“干”,或“干”误写为“于”,后人改作“于”耳。“窃慕”与“惧干”正相对为文。
九四三页一四行信阳侯阴就钱大昭谓阴兴传作“新阳侯”,新信古字通。按:校补谓冯衍传仍作“新阳侯”,又后纪亦作“新阳侯世子阴丰”,注同,今安徽太和县西北有信阳城,则新阳固即信阳矣。
九四四页一一行后与妻子之蒙阴山按:集解引惠栋说,谓东观记作“华阴山”,或宫从汉中之华阴也。
九四五页八行数纳忠言陈政论议切箻集解引何焯说,谓“政”下当有脱文。今按:“陈政”二字疑衍。东观记作“数纳忠谏,论议切直”,无“陈政”二字,可证也。
九四六页五行养孤兄子按:汲本、殿本并作“养孤儿兄子”,聚珍本东观记同。
校补谓鲍永传“悉财产与孤弟子”,此直当作“孤兄子”,“儿”字乃涉下“兄”字误衍也。
九四八页一三行且鸟乌反哺报德按:汲本、殿本“鸟乌”作“乌鸟”,误。
九四九页一行窦太后复遣使兼赠印绶按:李慈铭谓“兼”盖是“策”字之误。
九四九页六行以谦行车骑将军刊误谓案文少一“事”字。今按:范书凡书行某某事往往省一“事”字,非必脱文也。
九四九页九行谥曰忠侯按:李慈铭谓华阳国志作“惠侯”。
九四九页一一行初为京兆*(郡)*丞校补引钱大昭说,谓京兆两汉皆不称郡,此“郡”字衍。今据删。
九五0页五行*(董卓)**'李傕'*从弟应集解引惠栋说,谓袁宏纪云李傕从弟。
王先谦谓“董卓”二字实传写之误。今据改。
九五0页一0行奏温辟*(忠)*臣子弟集解引何焯说,谓“忠”字衍。张森楷校勘记谓魏志文帝纪注引献帝起居注无“忠”字,何说有本。今据删。
九五0页一四行谓弃郡奔丧按:校补谓“郡”当作“国”。 后一页
后汉书卷二十八上 桓谭冯衍列传 第十八上
桓谭字君山,沛国相人也。'一'父成帝时为太乐令。谭以父任为郎,因好音律,'二'善鼓琴。博学多通,篃习五经,皆诂训大义,不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