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部分(第4/4 页)
禁遏甚备,由是权埶稍损,宾客亦衰。八年,因兄子豫怨谤事,有司奏防、光兄弟奢侈踰僭,浊乱圣化,悉免就国。临上路,诏曰:“舅氏一门,俱就国封,四时陵庙无助祭先后者,朕甚伤之。其令许侯思稥田庐,有司勿复请,'二'以慰朕渭阳之情。”'三'
注'一'曲度谓曲之节度也。
注'二'留之于京,守田庐而思稥过也。
注'三'渭阳,诗秦风也。秦康公送舅晋文公于渭之阳,念母之不见也。其诗曰:
“我见舅氏,如母存焉。”
光为人小心周密,丧母过哀,'一'帝以是特亲爱之,乃复位特进。子康,黄门侍郎。永元二年,光为太仆,康为侍中。及窦宪诛,光坐与厚善,复免就封。
后宪奴诬光与宪逆,自杀,'二'家属归本郡。本郡复杀康,而防及廖子遵皆坐徙封丹阳。防为翟乡侯,租岁限三百万,不得臣吏民。防后以江南下湿,上书乞归本郡,和帝听之。十三年,卒。
注'一'东观记曰:“光遭母丧,哀恸感伤,形骸骨立。”
注'二'东观记曰:“奴名玉当。初,窦氏有事,玉当亡,私从光乞,不与。恨去,怀挟欲中光。官捕得玉当,因告言光与宪有恶谋,光以被诬不能自明,乃自杀。
光死后,宪他奴郭扈自出证明光、宪无恶言,光子朗上书迎光丧葬旧茔,诏许之。”
子钜嗣,后为长水校尉。永初七年,邓太后诏诸马子孙还京师,随四时见会如故事,复绍封光子朗为合乡侯。
严字威卿。父余,王莽时为杨州牧。严少孤,'一'而好击□,习骑射。'二'后乃白援,从平原杨太伯讲学,专心坟典,能通春秋左氏,'三'因览百家髃言,遂交结英贤,京师大人咸器异之。'四'仕郡督邮,援常与计议,委以家事。弟敦,字孺卿,亦知名。援卒后,严乃与敦俱归安陵、居钜下,'五'三辅称其义行,号曰“钜下二卿”。
注'一'东观记:“余卒时,严七岁,依姊貋父九江连率平阿侯王述。明年,母复终,会述失郡,居沛郡。建武三年,余外孙右扶风曹贡为梧安侯相,迎严归,养视之。至四年,叔父援从车驾东征,过梧安,乃将严兄弟西。严年十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