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部分(第3/4 页)
。”'三'融等于是召豪杰及诸太守计议,其中智者皆曰:“汉承尧运,'四'历数延长。今皇帝姓号见于图书,'五'自前世博物道术之士谷子云、夏贺良等,建明汉有再受命之符,言之久矣,'六'故刘子骏改易名字,冀应其占。'七'及莽末,道士西门君惠言刘秀当为天子,遂谋立子骏。事觉被杀,出谓百姓观者曰:‘刘秀真汝主也。’皆近事暴着,'八'智者所共见也。除言天命,且以人事论之:今称帝者数人,而洛阳土地最广,甲兵最强,号令最明。观符命而察人事,它姓殆未能当也。”诸郡太守各有宾客,或同或异。融小心精详,遂决策东向。五年夏,遣长史刘钧奉书献马。
注'一'项羽谓高祖曰:“愿与沛公决雌雄。”
注'二'前书音义曰:“以利合为从,以威埶相胁曰横。”
注'三'佗姓赵,真定人也。陈胜起,佗行南海尉,遂王有南越,故曰尉佗也。
注'四'左传曰,陶唐氏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事孔甲为御龙氏,春秋时晋卿士会即其后也。士会奔秦,后归晋,其处者为刘氏。战国时,刘氏自秦获于魏,魏迁大梁都于丰,号丰公,即太上皇父也,故曰“汉承尧运”。
注'五'谓河图赤伏符曰“刘秀发兵捕不道”。
注'六'前书成帝时谷永上书曰:“陛下当阳数之摽季,涉三七之节纪。”哀帝时夏贺良言:“赤精子谶,汉家历运中衰,当再受命矣。”
注'七'刘歆以哀帝建平元年改名秀,字*(颍)**'颖'*叔,冀应符命。
注'八'暴,露也。着,见也。
先是,帝闻河西完富,地接陇、蜀,常欲招之以逼嚣、述,亦发使遗融书,遇钧于道,即与俱还。帝见钧欢甚,礼飨毕,乃遣令还,赐融玺书曰:“制诏行河西五郡大将军事、属国都尉:劳镇守边五郡,兵马精强,仓库有蓄,民庶殷富,外则折挫羌胡,内则百姓蒙福。威德流闻,虚心相望,道路隔塞,邑邑何已!
长史所奉书献马悉至,深知厚意。今益州有公孙子阳,天水有隗将军,方蜀汉相攻,权在将军,举足左右,便有轻重。'一'以此言之,欲相厚岂有量哉!诸事具长史所见,将军所知。王者迭兴,千载一会。'二'欲遂立桓、文,辅微国,当勉卒功业;'三'欲三分鼎足,连衡合从,亦宜以时定。'四'天下未并,吾与尔绝域,非相吞之国。今之议者,必有任嚣效尉佗制七郡之计。'五'王者有分土,无分民,自适己事而已。今以黄金二百斤赐将军,便宜辄言。”因授融为凉州牧。
注'一'犹蒯通曰“与楚即楚胜,与汉即汉捷”。
注'二'言时难得而易失也。
注'三'周室微弱,齐桓、晋文辅之以霸天下。
注'四'蒯通说韩信曰:“三分天下,鼎足而立。”
注'五'秦胡亥时,南海尉任嚣病且死,召龙川令赵佗语曰:“番禺负山险阻,南北东西数千里,颇有中国人相辅,此亦一州之主,可为国,故召公即令行南*(国)**'海'*尉事。”地理志曰苍梧、郁林、合浦、交址、九真、南海、日南,皆越之分也,此为七郡也。效,致也,流俗本作“教”者误也。
玺书既至,河西咸惊,以为天子明见万里之外,网罗张立'一'之情。融即复遣钧上书曰:“臣融窃伏自惟,幸得托先后末属,蒙恩为外戚,累世二千石。至臣之身,复备列位,假历将帅,'二'守持一隅。以委质则易为辞,以纳忠则易为力。书不足以深达至诚,故遣刘钧口陈肝胆。自以底里上露,长无纤介。'三'
而玺书盛称蜀、汉二主,三分鼎足之权,任嚣、尉佗之谋,窃自痛伤。臣融虽无识,犹知利害之际,顺逆之分。岂可背真旧之主,事奸伪之人;废忠贞之节,为倾覆之事;□已成之基,求无冀之利。此三者虽问狂夫,犹知去就,而臣独何以用心!谨遣同产弟友诣阙,口陈区区。”友至高平,'四'会嚣反叛,道绝,驰还,遣司马席封闲行通书。'五'帝复遣席封赐融、友书,所以尉藉之甚备。'六'
注'一'一作“玄”。
注'二'假犹滥也。
注'三'底里皆露,言无臧隐。
注'四'高平,今*(凉)**'原'*州*'平高'*县也。
注'五'东观记及续汉书“席”皆作“*(虎)**'虞'*”字。
注'六'尉藉,解见隗嚣传。
融既深知帝意,乃与隗嚣书责让之曰:“伏惟将军国富政修,士兵怀附。亲遇□会之际,国家不利之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