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部分(第2/4 页)
金的是火,火在秋季属“囚”。木在秋季属“死”。冬季为寒冷凝水之季,以水为“旺”。所属于支为壬、癸、亥、子、丑等。水生木,木在冬季属“相”。生水者为金,金在冬季属“休”。
克水的是土,土在冬季属“囚”。水克火,火在冬季属“死”。土在星命术中是旺于四季之行,即土在一年中四季的最后一月为旺季。
天干地支简称为干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总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天干地支组成形成了古代历法纪年。在民俗学上认为天干对应一些预兆。
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又形成了一套干支纪法。从出土的甲骨文来看,天干地支在华夏民间主要用于纪日、卜卦和配合记事,后来更用于风水、术数等领域。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干支”取义于树木的“干枝”。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其中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其中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注:十二地支对应十二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前人有云:“天干,犹木之干,强而为阳;支,犹木之枝,弱而为阴。”可见称为干支的原始用意。
甲,像草木破土而萌,阳在内而被阴包裹。乙,草木初生,枝叶柔软屈曲。丙,炳也,如赫赫太阳,炎炎火光,万物皆炳燃着,见而光明。丁,草木成长壮实,好比人的成丁。戊,茂盛也,象征大地草木茂盛繁荣。己,起也,纪也,万物抑屈而起,有形可纪。庚,更也,秋收而待来春。
辛,金味辛,物成而后有味,辛者,新也,万物肃然更改,秀实新成。壬,妊也,阳气潜伏地中,万物怀妊。癸,揆也,万物闭藏,怀妊地下,揆然萌芽。子,孳也,阳气始萌,孳生于下也。丑,纽也,寒气自屈曲也。寅,演也,津也,寒土中屈曲的草木,迎着春阳从地面伸展。
卯,茂也,日照东方,万物滋茂。辰,震也,伸也,万物震起而生,阳气生发已经过半。巳,巳也,阳气毕布已矣。午,仵也,万物丰满长大,阴阳交相愕而仵,阳气充盛,阴气开始萌生。未,眛也,日中则昃,阳向幽也。申,伸束以成,万物之体皆成也。
酉,就也,万物成熟。戌,灭也,万物灭尽。亥,核也,万物收藏,皆坚核也。
地支与五行,子鼠属阳水,北方;亥猪属**,北方。寅虎属阳木,东方;卯兔属阴木,东方。巳蛇属阴火,南方;午马属阳火,南方。申猴属阳金,西方;酉鸡属阴金,西方。辰龙、戌犬属阳土,中方;丑牛、未羊属阴土,中方。
天干与五行,甲为栋梁之木,东方。乙为花果之木,东方。丙为太阳之火,南方。丁为灯烛之火,南方。戊为城墙之土,中方。己为田园之土,中方。庚为斧钺之金,西方。辛为首饰之金,西方。壬为江河之水,北方。癸为雨露之水,北方。
还有文说,甲木为雷,雷者,阳气之嘘也,甲木属阳,故取象于雷焉。稽诸月令,仲春之月,雷乃发声,甲木旺,即其验也,况雷奋于地,木生于地,其理又无不同者。甲木至申而遂绝,以雷声至申而渐收也。凡命属甲日,主喜值春天,或类象,或趋干,或遥巳,或拱贵,俱大吉;运不喜西方。经云:木在春生,处世安然,必寿。乙木为风。
乙木长生在午,败在巳。在午而生者,盖乙为山林活木,至夏来而畅茂,诗所谓千章夏木青是也;其败巳云何巳乃巽地,巽为风,木盛风生也,风生于木而反摧木,犹之火生于木而反焚木,其取败也固宜,所谓乙木为风者,木其所自生云尔。
如人乙日建生者,在秋令大吉,秋令金旺,乙木能化能从而盘根错节,非利器无所裁成;逢亥必死,其落叶归根之时耶
丙火为日。日:离为火为日,日与火皆文明之象,是以丙火为日之名不易焉。太阳朝出而夕入,阳火寅生而酉死,而又何异乎凡六丙生冬夏,不如春秋,春日有暄万物之功,秋阳有燥万物之用,冬则阴晦,夏则炎蒸,宜细堆之。
丁火为星。丙火死而丁火遂从生焉,在天之日薄而星回也。类如此星象唯入夜故灿烂,阴火唯近晦故辉煌,丁不谓之星而何凡丁日生人喜遇夜,喜遇秋,如星光之得时也;又喜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