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第3/4 页)
至于说熊子健,暂时回到平阳府去,在府邸等候消息。
心情大好的苏天成,终于喝醉了,这一次醉的很是厉害。
乡试结束,紧张的阅卷开始了。
徐尔一和傅友亮成了最为忙碌的人了,所有的考卷,四名同考官先看一遍,将中间优秀的答卷交给他们,他们最后做出来决定。
徐尔一是工部主事,正六品的品秩,高于傅友亮,所以说,录取的最后决定权,还是在徐尔一的手里,当然了,傅友亮的意见,也是至关重要的。
虽然说有三场的考试,每个考生也有三份卷子,但乡试的阅卷,已经形成了一个习惯,那就是只注重场试卷,这也是因为考生太多,试卷太多,不可能有那么多的jīng力的,毕竟只有六名主考官和同考官,毕竟只有十天的时间。
再说了,场所做的试卷,也是四书里面的内容。只要是场考试的试卷被阅中了,也不需要过于关注后面的试卷。
这样下来,考官的任务就轻很多了。
尽管这样,几个主考官和同考官,还是忙的昏天黑地,他们没有时间出去吃饭,饭菜都是专人送进来的,边吃边看试卷,就是上厕所,都是一路小跑,每天卯时开始阅卷,子时才休息,严格说,他们比乡试的生员还要辛苦。
人不是铁打的,这样的情况下,有些好的试卷被错过了,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主考官可以照顾到一些关系,在已经被淘汰的试卷中间,找到相应的考号,直接录取这个人。
徐尔一是不会这么做的,到山西来主持乡试,他就下定决心,为朝廷录取栋梁之才。
崇祯元年和二年的遭遇,他记忆深刻,特别是袁崇焕擅自杀了毛文龙,致使辽东的局势,急剧的恶化,毛文龙守住了皮岛,至少能够牵扯后金的注意力,如今没有了后顾之忧,大胆的攻打大明。
因为自己的奏报,没有得到皇上的批准,他一怒辞职了。
崇祯二年,皇上为熊廷弼昭雪,崇祯三年,袁崇焕也被斩杀了。
赋闲在家的他,听到这些消息,是很高兴的。
崇祯四年正月,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毕自严举荐,他官复原职,出任工部主事。
今年三月,皮岛参将刘兴治作乱,杀掉另一个参将陈继盛,结果自身也被部下所杀,皮岛两名主要将领全部死于非命,牵制后金的力量,损失殆尽,徐尔一痛心疾,如果毛文龙没有被斩杀,绝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成为乡试的主考官,这是他没有想到的,皇上如此的信任,他战战兢兢,殚jīng竭虑,一定要尽最大能力,录取俊杰之才。
连续三天时间过去,徐尔一睡得很少,主考官和同考官中间,他是最为辛苦的,累的甚至走不动路了。
进入屋里的时候,徐尔一现,几个阅卷的同考官,都聚到一起,看着一张试卷,一名同考官,甚至在轻声朗读了。
“怎么回事?”
徐尔一慢慢走过去了,阅卷工作如此忙碌,怎么能够耽误时间。
几个凑过去的同考官,看见董昌了,连忙回到了走位,继续看试卷。
手拿试卷的阅卷同考官站起来了,对着徐尔一行礼了。
“大人,下官觉得,这份试卷,文章实在是写的太好了,磅礴大气,含而不露,是难得的好文章啊。”
“哦,拿来我看看。”
听说有好文章了,徐尔一也开始注意了,要知道,阅卷的同考官,每天看的文章,不知道有多少,若不是特别出sè的文章,他们根本不可能注意的,能够得到这样的评价,就说明这篇文章,特别的出sè了。
徐尔一拿过了试卷,站在原地,仅仅看了一小段,就觉得确实不错。
“好了,这份试卷,我拿过去了,你们继续忙。”
匆匆回到屋里,徐尔一仔细看了一遍文章,初看没有感觉到很特别,只是觉得这篇文章,确实有些不同之处,八股文不是很好写的,可这篇文章,居然能够写出来一些新意,和其他的文章,有着较为明显的不同。
看第二遍的时候,徐尔一忍不住拍案而起了,甚至都忘记看这篇试卷的考号了。
看了三遍之后,他在屋里来回走动,稍微冷静了一下,开始注意试卷的考号了。
他从怀里掏出了一张纸,这上面,记着所有的考号,每个考号,都有对应的名字。
考号和名字对上之后,徐尔一稍微思索了一下,叫外面等候的吏员,将这名考试其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