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部分(第2/4 页)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啧啧,便是我听了这两句诗都想找你诉冤屈啊。”
谢慎翻了一记白眼道:“我这还不是为了令尊,守文兄太让我伤心了。”
谢丕则建议道:“不如慎贤弟干脆搬离徐府再寻个宅子住下,眼不见心不烦。”
这个主意也不靠谱,这不就是逃避吗?
真以为看不见了就不存在了?
“让我好好想想。”
谢慎一边叩着手指一边闭着眼睛冥想,良久后却是猛然睁开双眼道:“恐怕这件事得劳烦一下吴县令的侄儿了。”
“吴县令的侄儿?”
王守文听得一愣
“吴县令的侄儿在吏部做事,这件事我们不能出头却可以让他去。”
王守文仍自迷糊,谢丕却是赞叹道:“慎大哥真是好计谋啊。”
“吏部是何等金贵的地方,那宛平、大兴两县的县令、顺天府的知府若想获得上等考评就不能得罪吏部的人。吏部的人让他们做什么他们就得做。慎大哥还可以顺势将百姓引到吏部那边去。”
谢慎点了点头。
一桩案子官府不去办很可能是怕得罪权贵,但一旦大字报贴到了吏部,那县令知府便不得不硬着头皮查办了。
。。。。。。
。。。。。。(未完待续。)
第二百六十二章 选官啦
吴文道是吏部验封司主事,虽然并不如考功司、文选司手握官员命脉,但也绝不是宛平、大兴县令惹得起的。
谢慎将事情交给吴文道来做比由他直接出面合适许多。
思定之后谢慎便寻了个合适的时机去拜会这位吴县令的侄儿。
吴县令特地给谢慎留下了文书为二人搭桥,故而谢慎要想见到吴文道吴主事还是很轻松的。
吴主事的宅邸在小时雍坊靠近坊头处,整整一个三进的宅子十分显眼。
这日谢慎特地穿了一件湖绸春衫,乘着软轿来到吴文道的宅邸外。
谢慎表明来意后立刻被管家迎了进去,带到自家老爷书房前。
那管家告罪一声前去禀报,不一会吴文道便迎了出来。
这吴文道瘦高身材,面容枯黄一副被酒色掏空了身子的样子。
不过他还是很热情的朝谢慎拱手道:“谢修撰大驾光临,令寒舍蓬荜生辉啊。”
吏部验封司主事是正六品,和谢慎的翰林修撰品级相同。
吏部是金贵衙门,若是与别的官员相比,吴文道还是很有优越感的。但和谢慎这种天之骄子当红状元郎相比这种优越感就会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自卑。
可自卑归自卑,谢慎前来登门拜访,吴文道不能把人往外推吧。
何况这位谢修撰手上拿着叔父吴有甫的亲笔信,吴文道不看僧面也得看佛面。
谢慎不知道吴文道表字是什么,索性拱手道:“谢某此番不请自来却是叨扰吴主事了。”
“哪里,哪里。谢修撰请!”
“吴主事请!”
二人相视一笑一并进了书房。
分主客坐定,自有仆从上了茶水、点心。
吴文道端起茶盏呷了一口道:“不知谢修撰大驾光临所谓何事?”
谢慎淡淡道:“谢某遇到些棘手的事情还需要吴主事相助。”
吴文道闻言大喜。
谢慎是何许人也?那是今科一甲头名,如假包换的状元郎!
这样的人向他吴文道相助,让他觉得暗爽不已。
“谢修撰但说无妨,只要是吴某能帮的一定不会推辞。”
谢慎点了点头,继而将事情经过描述了一遍,还面有戚戚然的说道:“这件事恐怕只有吴主事能够解决了。”
吴文道这下有些犯难了。
几十张状纸?
且不说这些状纸为何会贴到徐侍郎府墙外,谢慎要把这些状纸悉数移交给他吴文道,是想作甚?
“吴主事应该知道京师下辖宛平、大兴两县遇事能推则推,生怕惹了麻烦得罪贵人。还希望吴主事能够督促他们办好案子,也算吴主事为民请命了。”
吴文道听到这里恍然大悟。
原来谢慎绕了一圈又来到这儿了啊。
他吴文道不过是来做这个中间人,真正得名的恐怕是他谢慎吧。
不过这件事他也不是全然没有好处,毕竟可以借着机会敲打一番宛平、大兴两县的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