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部分(第2/4 页)
来岁,定要与你并肩作战,从半空中降落敌城吓死他们!哈哈!
李祎一边听着经过,一边击掌赞叹,也因此引出神往与遗憾。
时间飞逝,不知不觉,迎面撞上了安思顺的主力。
毫无悬念,与之前如出一辙,朔方军两万多人瞪眼望着李祎手持圣旨从天而降。安思顺暗叫不妙,不过他的反应要比弟弟快得多,亲自取弓欲射杀李祎。
劲矢被李忠心挥刀挡下。
安思顺一击失手,马上称李祎背叛皇帝,要求部下将其击杀。
李祎当众宣读“圣旨”,力劝旧部莫再要受蒙骗助纣为虐。
双方各有说法,莫衷一时,不过事实胜于雄辩,沿途的伏尸,狼藉的村庄和萧条的城镇无不在指证反贼的罪行,王师又怎会劫掠杀戮自己的臣民呢?
宣传战割裂了朔方军,两派阵营鲜明,李祎旧部渐渐聚拢到热气球下,保护着他们心目中的主帅,而另一派则是安思顺的亲信心腹,约莫数千人。
混战,两万对数千,安思顺惨败。追杀出百里,安思顺授首。
斩杀安思顺的乃一名契丹族勇士,虎背熊腰气势不凡。
“壮士姓名?”
李祎饶有兴趣打量着他。
勇士回答:营州李光弼!
李祎相当满意,立刻破格提拔,命他与雷虎同列中郎将。
大刀阔斧一番整编后,朔方军随李祎北上,目标北都太原府,意在切断安禄山等人的退路。战略意图是他与李怀唐王忠嗣等人商量好的方案。朔方军新败,实力不足以解洛阳城之围,让他们入城还会增加城里的粮食压力,还不如在外围作战的作用大,可以号召吸引更多的人力物力对付反贼,迫使安禄山分兵。
本书首发。
第701章 时局在变
寒冬的步伐在逝去,春天的气息紧随其后。然而,对于中原腹地,尤其是安胡叛贼肆虐地区的人们而言,黑暗与酷冷远胜昨日。
洛阳城东,攻防战前所未有的激烈。
进攻又一次徒劳无功,望着潮水般后退的乌合之众,安禄山镇定自若,表情可以用胸有成竹形容。
时局在变,喜忧参半。
过去的冬天里,攻方挟老皇帝的意旨先后攻破开封,汴州,蔡州等地,占据大半个河南道,数百万人口遭殃。屠刀之下,妇女惨遭轮营掳掠,青壮被迫为炮灰,叛贼的兵力迅速膨胀,无辜的平民成为了安禄山人海战术的棋子。
老天并非一味眷顾安胡儿,强悍的宁远铁骑横空出现在登州,突然斩断叛军伸向淮南的触手,迫使安胡儿暂时打消染指富饶江南的念头,同时,在北方,李祎率领的朔方军顺利收复太原以及大半个河东道,恶胡的残暴行径给朔方军的壮大创造了便利条件,流离失所的难民才不在乎啥圣旨,他们的悲惨恰恰来自皇帝之命,所以,他们更愿意相信李怀唐所言,先皇李隆基已作古。
攻守双方均在与时间竞赛,惨烈的攻防战持续了十数天,数万人为此而伤亡,不过安禄山没有停止的意思。
“继续进攻。”
安禄山的命令显得轻描淡写,城墙下的尸山血海与触目所及的伤残士兵未能引起他心中丝毫的怜悯。
大将田承嗣忍不住了,问:“王爷,既然大食人给我们捣鼓了不少破城利器,为何不用?指望这些废物拿下洛阳城恐怕不现实。”
安禄山扬起马鞭,指着城头方向:“我原以为有老皇帝在手,洛阳城将一盘散沙。李怀唐这个变数实在令人大出意料。对于大唐,他不过一外臣,可是,洛阳城的军民居然甘心服从他的指挥,十数万兵的力量不可小觊。不将他的有生力量消耗掉大半,我不放心入城。”
有生力量?这四个字被田承嗣解读为“地狱火”。安禄山要消耗的并非守军,而是那些可怕的“瓶子”。
李怀唐手里究竟还掌握有多少神秘的大杀器,安禄山迫切想知道,经过连续十数天的进攻,他或多或少猜到了点。
多乎哉?不多矣。
如果数量丰富,为何不见使用?
或许摄于李怀唐战无不胜的威名,安禄山不敢掉以轻心,决定再试探一次。
在死亡的威胁下,上万人或手执破烂兵器,或扛着梯子,更多背着箩筐,麻木地向前磨蹭。上东门的城门被撞毁了两扇露出的通道被石块塞满,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去捡石块回来,直至清理出一条通道。
城头上,王悔一脸疲惫,上下眼皮频繁打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