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部分(第2/4 页)
,人人都说他糊涂私,张鹏受不了这些压力,竟然不等案情了结,便已经动身前往福建,他的这种行为,直接导致了扬州民心不定,议论纷纷。
而在这时候,康熙也在去给太后请安的时候,不经意间“偶遇”了自己的乳母——也就是噶礼的亲生母亲,那老太太见过太后之后,面上已经没有血色了,见着康熙之时不自禁的想躲避开来,康熙叫住了她,亲切的问候着,老太太战战兢兢的回答着,寒暄一阵子之后,康熙把话题扯到了噶礼身上,问他平时的作为如何,又问他与张伯行之间有没有什么:。那老太太听到这话,脸色又见惨白了几分,她犹豫了一会儿,才下定了决心,不只是为张伯行辩护,还说了其子噶礼的贪污受贿行为。
康熙后来把他与噶礼之母的对话跟大臣们说了出来,并感叹着说道“其母尚耻其行,其罪不容诛矣”,然后又下诏斥责张鹏等人“掩饰和解,瞻徇定议”,下令撤换张鹏、赫寿,改派户部尚书穆和伦、工部尚书张廷枢前往江南,务必严加审明。
可是这两个钦差却还是没有弄清圣意,又不愿意得罪噶礼和两位前任钦差,于是一到江南,不但不立即问案,还马上派人前去找张伯行说和,以噶礼党羽众多,又有太子撑腰为由,劝他向噶礼低头。但是张伯行却依旧坚持己见,让这两位新钦差碰了一个大钉子。
PS:
也许今天会有加更,但不一定,之锦会尽量写的。
憂优書萌 UUtXt。com 荃汶字板粤读
正文 第二百三十一章 各有各的心思 字数:5016
在这两位钦差大做表面功夫,轮流提审犯人之时,康开始对太子下手了。
在康熙五十一年的九月三十日,康熙借题发挥,在畅春园里发作了依附太子的七、八个官员还有两个太监,然后召各成年皇子前来。皇子们到来时,见到这些人被摘了顶戴反绑着跪在地上,心下自然一惊,然后又有人来说,奉了皇命,皇子们也要上绑,有些心里明白的,象四阿哥、八阿哥他们,自然知道是康熙这是要处分太子了,自己只是个陪衬,所以坦然受缚,而有些不知道怎么回事的,不免心中忐忑,至于太子,看到被绑着跪在地上了全是自己的人,已经吓得是面无人色了。
绑阿哥和绑其他人自然是不同,不能反绑着,而是将双手绑于胸前。绑好之后,众皇子们没有一个人说话的,一时间鸭雀无声。过了好一会儿,康熙才乘御辇而来,下辇之后,他面色铁青,走到众皇子面前,用严厉的眼神依次打量着自己的儿子们,然后才将太子叫出来痛斥一番,并下令把他同其家属人等监禁在他的宫中,又对众人说道,皇太子胤自复立以来,狂疾未除,大失人心,祖宗弘业断不可托付此人。好在他并没有对其他皇子做什么处罚,只是训斥了一顿之后,就让他们各自回去了。
第二天,康熙亲笔书写朱谕,向诸王大臣宣布,胤自复立数年以来,狂易之疾,仍然未除;是非不辨,大失人心;秉性凶残恶劣小人结党,决定“将胤初仍行废黜禁锢”,在此朱谕上,康熙还硬挺着故作轻松地说:“前次废置,朕实愤懑;此次毫不介意,谈笑处之而已。”另外又告诫诸王大臣:“后若有奏请皇太子已经改过从善当释放者,朕即诛之
在十月十九日熙下令,将胤初禁锢于大内武英殿之西的咸安宫里,按照历史,从这一天起,这位康熙皇帝唯一的元后嫡子再也没有看见过高墙外的世界。
因为胤是康熙亲自抚养的,他不愿意说是自己教育的不好以将原因归置于已经死去的索额图,说“昔立允为皇太子,索额图怀私倡议,凡太子御用诸物俱用黄色,所定一切仪注,几与朕相似纵之渐,实由于此。索额图诚本朝第一罪人也。”又说胤之再废亦因“索额图之党竟不绝断欲为索额图报复。”
废太子的同时,康熙还将齐放出来并复职来是马齐所有的、被拨给八阿哥的佐领也收了回来还给马齐,八阿哥因此也算是在众皇子中唯一一个因为太子被废而受到损失的人是他却是不以为忧反以为喜,因为这个马齐本就是支持他的,也是因为支持他而获罪的,现在康熙能将马齐放出来官复原职,当然对他来说是个莫大的助益,而且他心中也因此而升起了一线希望,康熙能将马齐放出来,是不是代表着对自己的态度也缓和了呢?
不说八阿哥如何的揣测圣意,就说康熙新派去审理江南科场案的两个钦差,他两人也算是个倒霉蛋了,没弄懂圣意,又忌惮太子,所以出结果时还是向着噶礼,主考左必蕃纵容舞弊,革职查办;副主考赵晋、同考官王曰俞、方名因受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