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1/4 页)
��汀J�褪亲时局饕宸⒋锕�曳⒄咕�貌豢扇鄙俚淖试础C挥星�蛭淦鳎�梢杂檬�突弧U庋���蔷秃敛环蚜Φ乜刂屏酥卸�氖�妥试矗�芎Φ闹皇侵卸�鞴�嗣瘛H欢����系剑�<白芡橙�锾氐囊�啡隼渲�校�姑浪照庖凰鹑死�旱耐饨徽�咴獾狡撇��
但对美国来说,打击还不是那么沉重。因为早在萨达特去耶路撒冷访问之前,埃美就有所接触。萨达特早就看到,虽然美苏合谋控制中东局势,但美国与以色列有着特殊关系,在中东问题上美国比苏联具有更大的发言权。他企图通过美国对以色列施加压力,来实现他的中东和平计划。但他看到美国对中东和谈的态度并不积极,才下决心亲自出面与以谈判。
萨达特的和平行动使美国感到吃惊,但也在意料之中。美国得知萨达特撇开美国,与以色列单独和谈的消息后,大为恼火。自己棋盘上的棋子竟然活了,自行走动。美国领导人认为,美国是世界大国,应掌握中东和谈的主导权,萨达特的行动是没有把美国放在眼里,是对美国的不恭。所以,它对埃及大喊大叫,要求埃以和谈必须在美国的主持下进行。此后,卡特总统有意安排埃及总统萨达特与以色列总理贝京在美国的戴维营举行和平谈判,其意义就是为了挽回面子。
萨达特的耶路撒冷之行,对苏联的打击最为沉重。因为苏联力求在中东长期保持“不战不和”的局面,以便它乱中取胜,同美国争夺势力范围。苏联唯恐萨达特与以和谈导致阿、以关系的变化,使它丧失在中东扩张和渗透的机会,因而在听到这个消息时,勃列日涅夫气得跳了起来,破口大骂萨达特,狠踢墙壁,狂怒之下打破了墙上一面镜子。他不仅停止了对埃及的武器供应,而且还催逼埃及偿还军火债务和巨额利息,取消了原定的对埃及的访问,并胁迫东欧国家对埃及实行经济和军火封锁。埃苏关系进一步恶化。
在萨达特访问耶路撒冷之后,以色列总理贝京对埃及进行了回访。由此开始了埃以和平进程。其后,在美国总统卡特的斡旋下,1978年9月埃及总统萨达特与以色列总理贝京在美国马里兰州的戴维营举行会谈并达成了《戴维营和平协议》。1979年3月又签署了《埃及与以色列和平条约》。从而结束了埃以之间持续30多年的战争状态,双方建立了正常的国家关系,赢得了国内和平建设的基本条件。最后,埃及终于以和平方式恢复了被以色列占领达15年之久的西奈半岛的主权。
萨达特的和平主动行动在当代中东史上是一个里程碑,引起了世界各方面的关注。诺贝尔和平奖金评议委员会和国际外交记者协会于1978年12月和1979年11月先后授与萨达特“诺贝尔和平奖”和“哈马舍尔德和平奖”。
然而和平的道路是艰难的。
1979年埃以和约签订后,以色列在巴勒斯坦自治问题上的谈判中仍坚持顽固立场和吞并那路撤冷的蛮横行径,迫使萨达特不得不中断埃以谈判。1981年4月以后,以色列加紧袭击在黎巴嫩的巴解组织营地,悍然炸毁伊拉克的核设施,使坚持“戴维营协议”和加速实现同以色列关系正常化的萨达特处境十分尴尬。
中东十月战争后埃及经济虽有所增长,特别是石油工业发展迅速,但萨达特许诺的经济繁荣并未出现。加上粮食、住房严重短缺,人民生活水平有所下降,少数人利用“经济开放政策”大发横财,统治集团内部“官僚主义”、“裙带风”盛行。反对派利用这种形势加强了对萨达特政府的攻击。
另外,埃及的宗教界也强烈反对萨达特的内外政策。不少穆斯林极端分子,要求埃及建立伊朗式的伊斯兰政权。1981年8月初,宗教狂热分子在开罗总统府门前广场举行10多万人的集会,提出宗教参政。
面对错综复杂的动乱局势,萨达特采取了果断措施,他在一周内就下令逮捕了1500多人。其中包括穆斯林兄弟会的宗教狂热分子和反对党的前政府官员。封闭了《呼声》、《伊斯兰文选报》等7家宗教和政治反对派报刊,解散了14个伊斯兰教组织。宣布4万个清真寺由国家接管,规定在全国17所大学重新设置校园警察,开始在官员中调查反政府活动。
这次打击的重点是伊斯兰团体,但并没有治服穆斯林,反而起了火上浇油的作用。大逮捕的第二天,在阿巴斯地区的努尔清真寺发生了7000多人的游行示威。群众高呼“萨达特是真主的敌人”,要求撕毁埃及与以色列签订的和平条约,与以色列进行“圣战”。其声势震动了整个埃及。
组织谋杀萨达特总统的是一个